雁陣驚寒!
出城的時候,韓明還碰到個熟人。
醫聖華仲景正背著行囊走在京畿大道上,看樣子是要到東邊去。
韓明一見這個救命恩人,立馬熱絡起來。畢竟救了自己一命,韓明當時還沒來得謝他,人就不在了。現在正巧碰上,韓明準備好好答謝一番。
不過聽醫聖說橫上有個朋友的女兒得了種怪病,他得趕去醫治,倒是讓韓明有些無奈了,不過醫者仁心,他也能理解,便不做強留。
這算是個插曲吧。
因為帶的人不多,所以沒幾天,韓明便率軍趕至舟口渡楚軍大營。
劉芝仙、許滑、馮羽等將領老遠就出來迎接,現如今韓明已是統率中楚三軍的兵馬大元帥,領大將軍銜,武將中最高職位,位極人臣。
韓明一到,先了解了對麵理軍營地的情況。
先前一戰,周整的水軍已經破了劉芝仙的戰船,本想擴大戰果,卻因為廖鬆的騷擾,讓周整不得不分兵攔截,這才最後作罷。
但楚軍新修的一批戰船肯定是用不了了,這點讓劉芝仙非常惱火,現在韓明新上任,問題就拋給了他。
韓明在了解了具體情況後,對著眾人下令道“傳令,戰船依然要修,但是要將主要重心放在士兵的訓練之上。各位將軍,下去就給自己士兵講好,我們即將麵臨一場大戰,讓所有人做好迎戰的準備。”
劉芝仙聽到這命令就有些不解,疑惑地問道“元帥,這……剛經過一戰,理軍短時間不會再來吧?”
韓明擺了擺手,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不用管這些,隻需讓士兵做好訓練即可。”
得令。既然韓明已經發話,劉芝仙也不在追問,乾脆地回道。
“好了,下去安排吧,許滑留下。”
韓明屏退眾人,唯獨留下許滑,讓眾人搞不清楚他的目的。
隻是後來有人見到許滑出來之後直接帶著一營士兵離開舟口渡營地,朝上遊走去。
韓明宣稱此舉是讓許滑駐守在上遊的子母渡,以防理軍偷襲。
子母渡和舟口渡不同,雖然渡口也不小,但是子母渡沿岸有泥沙沉積,大型戰船無法停靠,自然沒有什麼進攻的必要性。
若是理軍在子母渡上岸,人數定然不多,也無法對楚軍大營構成威脅。畢竟像禁騎軍那樣具有威脅的軍隊理國再也沒有第二支了。
所以有人認為韓明做的這個決定純屬多餘。
不光如此,接下來幾天,眾將再也沒有見過韓明,雖然舟口渡的大船還在建造,士兵的訓練也還在進行,但是韓明的動向始終是個謎題。
直到有士兵看到韓明經常和一女子去周口渡邊的河岸釣魚、賞花,眾人這才明白韓明這段時間到底在做什麼。
像劉芝仙,馮羽這些將領,雖然不清楚韓明為何做出這些舉動,但是憑著他們對韓明的信任,暫且壓下心頭的疑惑。
但有的人就不乾了。
陳楓當初在舟口渡被禁騎軍打敗後,一路西逃,穿過一郡之地後才勉強擺脫追軍。
主要也是因為後宇急著突襲上京,周整擔心後宇的安危,便沒有窮追不舍,倒是放了陳楓一馬。
後來他聽說劉芝仙帶著部隊將周整的理軍趕回了橫河北岸,他又帶著殘兵敗將趕到舟口渡,投靠劉芝仙。
陳楓畢竟是被禁騎軍擊敗的,再加上現在上京也平安無事,朝廷也就沒有降旨怪罪陳楓。當然,這和上京陳家的影響也不無關係。
陳楓以前在上京就聽過韓明的事跡,不過當時韓明身份低微,他根本沒當回事。
沒想到這才多久?韓明竟然一躍成為三軍兵馬大元帥,頓時讓他刮目相看,也興起了結交的心思。
可當他第一眼見到韓明時,就覺得眼前這個三軍兵馬大元帥年輕得有點過分。他不指望韓明有馮勝馮老爺子的歲數,最起碼劉芝仙這個年紀總得有吧。
在軍隊裡,年紀就意味著閱曆,就意味著你的能力,現在看到韓明和他差不多,甚至可能比他還小的年紀,陳楓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恰巧聽說韓明在消失的這段時間竟然帶著個女人到處遊玩,立馬讓他本就暗妒的內心更增添一份鄙視。
“陳將軍,這韓明簡直太過分了。大敵當前,他竟然帶著個女人到處亂逛,完全沒有將戰事放在心上。”
陳楓的副將帶著一群將官來到陳楓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