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陣驚寒!
黃寧一麵率領軍隊退守梓潼要塞尋找戰機,一麵抓緊向周整求援。
梓潼位於龍城與驍騎營的中間,是到達龍城的必經之所,整個要塞依梓潼山而建,以前是為了防止流寇亂竄而建造,後來流寇被滅,這裡便被廢棄了。
黃寧率軍入駐後,將梓潼城牆加高加厚。有黃寧卡在這裡,讓胡不歸沒有辦法,隻得強行拔掉這個釘子才能繼續趕路。
攻城畢竟是場惡戰,胡不歸的部隊善於打硬仗,遭遇戰,對著這種攻城戰來說,他不太在行。
廖鬆在一旁也隻能提提建議,至於其他將領,讓他們對付成千上萬的戰獸有的是辦法,但是麵對高高的城牆,卻是一籌莫展。
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胡不歸決定對梓潼要塞圍而不攻,采用拖的辦法耗死要塞內的理軍。
他一方麵將梓潼要塞圍得水泄不通,另一方麵,還派出探子四處探查,了解北境之地的情況。
當他得知龍城失守,理軍已經度過橫河後,心中滿是憂慮。
“胡將軍,屬下認為,此刻當派一勁旅前往橫河北岸,燒毀理軍船隻,截斷理軍的退路。”廖鬆建議道。
聽到廖鬆的這個建議,胡不歸有彆的看法。
他認為此時北境已經被理軍牢牢握在手裡,若是出兵偷襲橫河渡口,成功率不大,還會讓他白白損失掉一部分兄弟,果斷地回絕了這個建議。
於是很可惜的,一次絕佳的截斷理軍退路的機會被胡不歸輕易放過。
但北境沒法去打,梓潼要塞胡不歸可是要拿下來的,他得給那些在梓潼戰死的弟兄們報仇。
為了減少傷亡,胡不歸依舊是采取圍而不攻的打法,經過廖鬆的建議,他還在梓潼城外搭築高台,隨時觀測城內情況。
就這樣耗持了一個月,梓潼城的理軍已經出現了斷糧的情況,眼見勝券在握,胡不歸滿心歡喜地準備接收這座要塞,卻不想,理軍的援兵趕來了。
胡橋收到周整的命令,從龍城出發,率領五千輕騎兵直奔梓潼要塞。
五千騎兵,胡不歸完全沒有放在心上,直接下令讓廖鬆帶著驍騎營的騎兵與胡橋較量。
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胡橋兵敗逃亡,三千騎兵被殺得僅剩幾百,慘敗。
而這一敗,也加深了胡不歸對理軍的認識。
他原本擔心龍城理軍士兵太多,若是領兵深入,容易遭到埋伏,現在聽聞廖鬆幾乎全殲敵方騎兵,信心立馬提了上來。
當即將廖鬆調回來,讓他圍梓潼,自己則親率三萬士卒直奔龍城,準備橫掃北境。
眼看梓潼要塞就要拿下來,胡不歸卻要帶兵出發,似乎有些著急。
之所以連這點時間都等不及,主要是胡不歸壓抑得太久,圍了梓潼整整一個月,將士們都憋著一口氣,需要發泄出來。
廖鬆到無所謂,畢竟大軍是胡不歸的。
隻是不曾想,胡不歸帶走三萬士卒的當晚,黃寧不知從哪收到的消息,率領著困在城內的理軍反撲,直接擊穿廖鬆的楚軍營地。
這一敗不要緊,可胡不歸的處境就危險了。
黃寧的兩萬士卒會直接威脅到胡不歸的處境。
而廖鬆大敗,還得花時間組織起敗退的士卒,根本沒有精力再支援胡不歸。
不過好在這個時候周整正好被理國朝廷調回天都城,原本駐紮在龍城的兩萬部隊也沒人指揮,錯過了這個圍殺胡不歸的絕佳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