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陣驚寒!
三日後,韓明帶著七萬士卒朝龍關開去。
在這之前,許滑已經把韓明交代給他的任務都圓滿完成。
經過百姓的篩選,龍城現存大小官吏三十二名,隻有十人符合要求。
危難時節方顯真才實乾,經過百姓篩選的官吏,那一定是乾實事的官吏,韓明向百姓收集這些官吏的事跡,上奏皇帝為他們加官進位。
而其他人,通通撤職查辦,那些為虎作倀的,韓明一個都不準備放過。
一次性摘掉這麼多官吏,容易引起反彈,為了維穩,韓明還特地將許滑放在龍城,直到匡月派遣新的官吏上任。
韓明領著大軍從龍城抵達龍關,與龍關的胡不歸等人彙合於一處。
胡不歸此前在龍關前駐軍,廖鬆和狂起等人聯手攻破龍關的時候並沒有向胡不歸通報。隻是在拿下龍關後才通知胡不歸。
也正是因為廖鬆這手擅自行動,讓胡不歸有些不喜,但主謀畢竟是柳寒等人,韓明既然都沒有懲罰柳寒、狂起、馮羽,他自然也沒理由責怪廖鬆。
而驍騎營入駐龍關以後,兩軍的矛盾也開始逐漸顯露出來。
驍騎營是北境三大營軍之一,在名義上有駐守龍關的責任,可因為龍關是狂起和馮羽打下來的,所以現在龍關的守衛由他倆擔任。
這就讓胡不歸手下的將士覺得自己才是外來人,心中頗多不滿。
但有胡不歸壓著,眾人心中雖有不樂,倒也沒法發作。
原本龍關的兩軍勢力相當,大夥心中雖有不滿,也還能接受。
隻是韓明的到來,打破這個微妙的平衡,讓驍騎營的士兵深感式微,有種被孤立的感覺。
士兵的感受傳到胡不歸這裡,讓他有些動容。
其實胡不歸的感受比這些士兵更為深刻,因為韓明召集各個將軍的時候,整個場上幾乎都是韓明的人,他站在場中,連個話頭都插不上,頗有種有力使不上的意思。
而且韓明也看不上他這點兵力,讓胡不歸深受打擊。
但他再不喜也沒有辦法,要知道韓明雖然年輕,卻是朝廷親封的大將軍,三軍兵馬大元帥,在職位上可是高他兩級的。
原本以為要這樣一直憋屈下去,沒想到韓明組織了兩次會議後,直接下令全軍北出,這一手安排讓胡不歸措手不及。
北伐!這是多少將軍夢寐以求的事情,以前理國有天下第一鐵騎禁騎軍,楚軍不敢北出,現在禁騎軍沒了,是時候出關與理軍一較高下。
再加上理軍新敗,十萬大軍彈指間灰飛煙滅,理國在短時間內很難調整過來,與其說是和理軍爭鋒,不如說趁勢占一波便宜。
有軍隊出關,自然就有軍隊留守。
而整個關內,隻有胡不歸和陳楓兩人不是韓明係的將領,毫無疑問,最後的留關將領隻有在這兩人中選擇出來。
陳楓前期雖然對韓明心懷不滿,覺得韓明太過年輕,認為他虛有其名,但這一路打過來,他已經打消所有顧慮,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後麵也沒再表現出異樣的態度。
相比於胡不歸,韓明更樂意帶陳楓出關。畢竟指揮過,沒有出過岔子,總比新來的人要好用點。
最後,韓明商定人選,讓胡不歸留守龍關,他帶著劉芝仙、柳寒、狂起、馮羽、趙銘、陳楓等一乾將領北出龍關,進攻理國上饒郡。
胡不歸肯定不滿意韓明這個安排,他覺得自己的軍隊戰鬥力不弱,憑什麼讓他獨守龍關。
既然有不公,他就要反對,隻是這注定是場無用之舉。
最後,自知無力抵抗的胡不歸,隻得站在龍關城牆上,望著浩浩蕩蕩的部隊朝遠方開去。
“他媽的!”胡不歸一拳打在城牆上,咬牙切齒道。
“將軍!”廖鬆在一旁開口道。
胡不歸伸手阻止廖鬆的勸告,一臉不忿地說道:“今日羞辱,他日我必報。”
胡不歸在城牆上做的事情韓明自然不清楚。他領著八萬士兵進入上饒郡後,理人生怕楚軍將怒火遷怒於自己身上,沒有進行半點抵抗,楚軍所過之處望風而降。
隻是狂起率領的先鋒軍在路過一個小村莊的時候,被當地的裡正偷襲,損失了幾個士兵。
狂起當即大怒,立馬率兵將整個村子屠掉。整個村莊,在狂起的包圍下雞犬不留,沒剩一個活口。
有了這次威懾,理人更是如同驚弓之鳥,生怕下一個被屠村的就是自己,楚軍沒用半個月,便將整個上饒郡收入囊中。
上饒以北,與理國的山西郡、秦州郡、樂平郡接壤。韓明收下上饒後,將軍隊駐紮在上饒北部的無爭山嶺,準備計劃接下來的行動。
“劉芝仙,你和陳楓將軍各領兩萬兵馬,攻山西郡。”
“柳寒,你和趙銘領兩萬收樂平郡。”
“馮羽,你做先鋒,與我自領中軍,入秦州!”
韓明給眾人安排作戰任務。在這三郡中,就屬山西郡最大,兵力最多,所以韓明派了四萬人,一方麵是想鍛煉劉芝仙,另一方麵也是想檢驗下陳楓的能力,看能不能為己所用。
“得令。”眾人答道。
“老大!俺呢?”狂起發現這次又沒有安排自己,不解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