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們可以迅速把他們乾掉,再去救劉將軍。”
“這樣不好。”馮羽突然開口道。
“在下絕不是看不起狂將軍,隻是萬一沒有將高閔的部隊一舉拿下,被拖住後,山西郡的劉將軍可就危險了。”
狂起還想說什麼,卻被韓明搶先一步。
“馮羽說得有道理,做事一定要思慮周詳,不能僅做一種策略,到時候出問題又手忙腳亂的。這樣,我派人前去龍關,讓龍關派部隊過去救援。我們這邊也要速戰速決,爭取在最快的時間內解決高閔。”
“得令!”兩人立馬答道。
龍關……
胡不歸收到韓明傳來的調動令,讓他領兵出龍關,去西北方的山西郡救援劉芝仙。
剛收到這個命令的時候,胡不歸是不想派兵的。
在他看來,韓明是需要他的時候一紙調令就把他安排了,不需要的時候,就把他放在大後方,有功勞的時候自己獨享,需要乾枯活的時候就找上自己,這不是把他當猴耍嘛,他差點直接當麵拒絕了。
不過畢竟韓明的地位比他高,若是公然抗命,到時候他怕韓明把所有鍋都拋給他,那他可就有些遭無妄之災了。
思慮再三後,胡不歸決定把自己手下將領都召集起來,然後集思廣益,讓眾人商議一下如何推脫這次出兵的事情。反正他是打定主意不去支援。
將韓明的求援令給所有人看了以後,胡不歸讓其他人出個主意,看看怎麼才能拖延出兵的時機。
一看到韓明的調令時,眾將心裡十分不忿,真是不用的時候就不管他們,出事了就找他們求救,世間哪有這樣的道理。
就在眾人七嘴八舌商討怎麼故意拖延出兵時,有一個人突然開口道“胡將軍,末將以為不妥。”
眾人定睛望去,隻見廖鬆從隊列中站出來。
“胡將軍,末將認為這次應當出兵,並且出兵的速度越快越好。”廖鬆說道。
胡不歸皺了皺眉頭,他以為廖鬆和他是一夥,可沒想到這人竟然胳膊肘往外拐。
“那你說說,我們為什麼要去幫他?當初出龍關,他韓明可沒有想起我們這些弟兄。”胡不歸語氣有些不善。
廖鬆知道他說這話胡不歸會不喜,但是他仍舊沒有改變自己的建議。
“末將認為,這次出兵,對胡將軍有三個好處。”
聽到對自己有好處,胡不歸有些疑惑了,忙問道“什麼好處?”
“第一,韓明帶兵出龍關,卻把驍騎營留在這裡,我們正好可以借這次救援,出兵龍關,一來彰顯驍騎營的實力;二來緩解弟兄們憋悶的心情。”
“第二,出兵救下劉芝仙後,我們可以順帶拿下山西郡,這可是大功一件,將軍完全可以憑此軍功在北境立足。”
“第三,劉芝仙雖然是韓明的人,但是這次將軍救下他,他勢必感念將軍恩情,而且也讓韓大將軍知道胡將軍為人胸懷寬廣,並且欠下將軍一個人情。此次出兵,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聽完廖鬆說的三個點後,胡不歸心中大動,尤其是廖鬆說的第二點,軍人想要晉級,隻有軍功是最快,這次出兵,若是能打下山西郡,的確是個不小的功勞。
被說動後的胡不歸當即改口,決定翌日出兵龍關,增援劉芝仙,其餘眾將也被打動,都想施展一番拳腳。
不過在帶誰出去這事上胡不歸有些猶豫,他本來是想廖鬆留下,然後將驍騎營的各級將領帶上。
可廖鬆卻給他暗示了韓明出龍關時的事情,最後還說了句敬佩胡不歸的為人。
聽到廖鬆這麼一說,胡不歸就懂了,他是在告訴自己不要學韓明光帶親信。
於是為了表明自己和韓明不是同類人,胡不歸特地將廖鬆及他率領的近萬北境營兵給帶上。
第二日,整整三萬大軍,從龍關出發,直奔山西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