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陣驚寒!
胡不歸讓廖鬆為先鋒,帶著部隊先行一步抵達大昌山。
廖鬆一來,就碰到等待已久的理軍。
兩軍也不多說,直接交陣,這一來一回,互有勝負。
盧涯知道楚國的援軍已經趕到,若是繼續包圍大昌山,恐怕會有被兩麵夾擊的風險,但倉皇後撤,又恐被劉芝仙咬住不放。
為了破解危局,他命人佯攻大昌山,自己在私下裡帶兵撤走。
劉芝仙在大昌山上堅守,這裡被圍得水泄不通,他對外麵的情況不清楚,並不知道胡不歸已經派兵前來。
尤其是最近兩天盧涯又開始攻山,搞得他不勝其煩。不過在開了幾口井後,守住這裡是完全沒問題的。
劉芝仙已經做好死守的打算,不過讓他有些意外的是,理軍好不容易組織起兩次攻擊後就偃旗息鼓,毫無動靜。
劉芝仙派人下山一查,才知道是胡不歸的援軍到了。
他立馬派兵下山和胡不歸合兵一處。
正如廖鬆預料的那樣,對於胡不歸的仗義出手,劉芝仙深表感謝,看樣子是承下這個人情。
不過胡不歸到不在乎這些,他盤算的是如何立功,如何拿下盧涯以及整個山西郡。
隻是他還沒出兵行動,韓明就帶著部隊趕過來,而且他這一趟,並非單獨過來。
韓明解決掉高閔、離開秦州郡後,從韓剩這得知胡不歸已經率大軍抵達大昌山。
他當機立斷,調轉軍隊方向,前往楓林小道堵截盧涯。
運氣很好,盧涯根本沒有想到韓明會在楓林小道埋伏。或者說,盧涯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家斥候出了問題。
在當初陳楓被埋伏的地方,又上演了一出埋伏的戲碼,隻不過這次換了對象。
盧涯被襲擊,兩萬多人來不及做出反應,就被韓明全殲,盧涯更是被生擒。
一個小小的楓林小道,兩次戰役,死了足足四萬多人,屍體堆積如山,血流將大地染成紅色,挖地三尺不清。想必來年,這裡一定會變得林木蔥鬱。
楓林大捷,也讓韓明挖出了山西郡為何會有這麼多理軍的原因。
當初龍城被圍,黃寧直接將求援信發到理國天都城,想讓天都城派兵來援。
黃寧原以為自己堅壁清野,靠著龍城堅守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沒想到短短一個月內就被韓明用計破城,最終的計劃變成泡影。
而在天都城這邊,理國皇帝收到求救信後,以最快的速度,在一個月內組織了四萬援軍,號稱救龍軍,準備前往龍城救援。
隻是天不遂人願,這支救龍軍剛出理國平關,抵達山西郡,就聽聞龍關已陷。
龍城還沒消息,龍關就已經先沒了,這誰頂得住?
最尷尬的是他們的任務就是支援龍城,若是龍城實在沒保住,退兵龍關,依險關據守。
現在好了,兩個地方都沒了。
尤其是龍關,眾人實在想不明白,這座天下第一險關是如何丟掉的?
莫非真如外界所傳,楚國大將軍韓明有一支神出鬼沒的“鬼軍”?不然又怎麼說得通?
不過這樣的疑惑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這時楚軍已經打過來了。
韓明出龍關,鷹擊上饒,鯨吞三郡,虎視整個南理。
救龍軍的領軍大將看到這個情況,立馬聯合山西郡郡太守盧涯準備將楚軍逐個擊破。
這就有了後麵看到的盧涯率兵追擊劉芝仙,陳楓兵敗楓林道。
搞清楚事情原委後,韓明也知道目前三郡中最後一個山西郡的郡城裡有三萬多接近四萬的救龍軍。
把這消息給劉芝仙和胡不歸一說,想看看兩人有什麼想法。
沒想到胡不歸直接提出要單獨率兵拿下晉城,並且立下軍令狀。
胡不歸的舉動讓韓明非常意外,搞不明白他是受到什麼刺激,竟然隨便就敢立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