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狼煙 第二節 全民皆兵 2_大漢帝國雄風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 大漠狼煙 第二節 全民皆兵 2

大漠狼煙 第二節 全民皆兵 2(1 / 1)

大漢帝國雄風錄!

劉徹何等人物,自然知道這樣一個計劃的意義。(

自大漢開國以來,由於帝國奉行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因此政府刻意遺忘掉了在戰國時期,諸強爭相奉行的總體戰政策。

所謂總體戰,乃是拖胎於魏,在秦國走向輝煌的一種戰爭政策。

也就是全民皆兵的戰國版本,據史料記載,秦國人打仗,舉國而伐之,譬如決定命運的長平戰役,秦昭王便下達了全國總動員,當時秦國境內,所有符合條件青壯幾乎都被送去前線,後勤以及後防任務全部交到了老弱之手。

否則以當時秦國人口以及國力,根本不可能支撐一場遠離國境,長達數年,且單單在正麵戰場就需要投入多達六十萬士兵的戰爭。

作為天子,劉徹不可能不知道秦人當時的政策以及具體執行過程。

所以,他剛翻開奏折,臉上就lou出了笑容,秦始皇的霸業是如何成就的,他怎麼可能不知道,作為一個曾立誌要超越秦始皇武功的天子,對於恢複秦代總體戰政策,他自然是持支持態度。

可問題是,這個政策早已荒廢數十年,即使是帝國的統治者,也早已漸漸遺忘了這個國家曾經以這個政策為最基本軍事政策。

而且更致命的是,實施一個如此龐大的基礎軍事政策所需要的花費的人力物力是遠遠超出人們所可以想象的範圍,再者。地方官員也未必會認真去執行,倘若朝廷拔下資金和物資,卻被一些貪心地官員挪用,那豈不是變相的加劇了官員的腐敗?

不過劉徹慢慢看下去之後,也就釋然了。

很顯然,李雲借鑒了大量前蘇聯以及瑞典的經驗,再參考了秦國的政策後。結合實際而想出的全新執行政策。

很顯然,帝國每年都有數萬的士兵退役。他們或許是因為超過了法定服役期限,也或許是因為傷病而退役地。

這些退役士兵在回到故鄉後,他們還需要為生活奔波,軍隊發放的那點遣散費,根本不足以補償他們失去地這幾年黃金歲月。

在秦時,那個帝國為了鼓勵軍人,培養好戰分子。起碼還有軍功勳爵授田製度保障退役軍人的基本生活。

可是在這個軍功勳爵授田製度已經變為一紙空的年代,退役士兵,特彆是傷病員的生活極為淒慘。

這極大的打擊了帝國民眾的參軍熱情,也嚴重的摧毀了這個國家最底層民眾對軍人地感情,在很多地方,若形勢再這樣發展下去,很可能最終將導致宋代軍人等於下等人的局麵出現,並將最終導致這個民族踏上明清時期懦弱的道路。

而事實上。在現代各國都無不在努力提高退役軍人的待遇,為了表示自己對老兵的尊敬,美國人可以拍無數的電影激勵自己的下一代,甚至為了找出幾具幾十年前遺落在異國的老兵屍骸,他們不惜動用外交關係,動用巨資將他們找出來。再用盛大地儀式,空運回國,將之安葬到故鄉的土地上。

當然在這個時代,這樣做顯然是不符合現實的,但是提高退役軍人待遇以及社會地位已經不可再推了。

而全民皆兵計劃恰恰包含了對退役士兵的安排,其靈感來源於現代中國的退伍軍人製度,既借這個計劃的實施,將這些退役老兵組織起來,擔任當地民兵訓練營地教官,組織當地民眾參加訓練。向下一代灌輸戰爭知識。並照顧起當地的軍械庫。

另外,假如類似衙役。官差,信使等各地地方政府的基本職位也可以優先考慮錄取退役士兵,而傷殘者則更需要照顧,計劃中,因軍傷殘的士兵,完全可以擔任一些地方的水庫照看人,一些倉庫的看守者。

這些職位在帝國一直都是由當地政府自行安排,雖然薪水比較少,但是對於那些失去勞動力的傷兵來說,卻足夠維持他的基本生活了。

李雲有理由相信,倘若這個計劃得到真正的實施,那麼整個帝國的尚武精神將得到一個全新地發展。

退役士兵將不再會因為參軍之時耗費地時間而導致今後生活艱苦,而傷殘軍人也將不再會因為離開軍隊而麵臨生存危機。

當然,為了防止地方政府從中作梗,計劃中這一切的資金調撥,以及人員安排,將統一由帝國少府聯合樞密院,大將軍府共同監督施行,徹底繞開內閣以及地方政府,有效地阻止中飽私囊的事情發生。

而在另外一個方麵,李雲提議在長安建立一座專門用來紀念為國戰死士兵的國家陵墓以及紀念碑,這座將命名為淩煙閣的紀念性建築,將成為帝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供奉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每年由丞相以及大將軍聯合祭祀,甚至有可能的話,天子也應該親自參加進來,使所有的帝國子民都知道這樣一個信息,英雄永遠不會被人遺忘!

當然,這個計劃實在是太龐大了,它所需要花費的資金和物資將是難以想象的。

所以李雲提出了另外一種想法,那就是以商養戰,將帝國的商業稅收用到軍事上麵,而農業稅收則不動分毫。

很顯然,這樣一來,計劃的可行性就大大提高了。

按照少府和丞相的統計,今年帝國商業稅收將比去年提高三成,達到占總稅收四成多的水平,而且即使這樣,依然沒有造成商人們收入的減少。

特彆是臨邛商業協會的收入,今年一年。他們通過從遼東販賣牛羊,戰馬,出售大量奢侈品,幾乎所有地參與者都獲得了百分之三百以上的暴利!

而臨邛卓家,張家,以及廣川羅家,南陽楊家。這些最早參與進來的商人的身家都早超過了千萬錢,根據少府最保守估計。整個臨邛商業協會所有人的資產加起來,將超過帝國今年的賦稅收入,達到駭然聽聞的三百億錢。

這對於劉徹來說,意味著一個大大地金庫,本來按照他的本性,倘若碰上戰爭,遇到經濟危機。他可不會在乎什麼道德,競爭,市場經濟,直接將這些富翁抄家就是。

這並不能怪他,事實上,在這個時代,商人在統治階級地眼中永遠是一個移動的金庫,想拿就拿。想取就取,根本不需要理由。

譬如曆史上,劉徹便下令將全國所有的富豪抄家,並勒令他們遷至茂陵,稍有反抗,那就是滿門抄斬。畢竟商人的地位在法律上連最低等的賤民都不如,與狗無異!

而很顯然,劉徹並不知道把池塘裡的魚抓光了是什麼後果,反正在他這個高高在上的統治者看來,第一重要地是社稷,第二是農民,第三是軍隊至於商人,那是可有可無的人種。

即使現在,劉徹看在李雲的麵子上,和商人們每年的龐大稅收上沒有和他們計較。可是倘若現在就遇到對匈奴的戰爭。而且財政吃緊,那麼他第一個想到的籌錢人自然是商人。

當然劉徹應該算的上一個君子了。他一般會先禮後兵,先下令鼓勵商人捐款,倘若被他看到商人們很不積極,那麼就怪不得他了。

在這一點上,劉徹顯然比朱重八有風度,雖然兩人同樣將商人看做金庫,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他留的餘地大地多了。

李雲自然也清楚曆史上劉徹被孔方兄逼急了以後乾的那些事情,所以他一直都在積極的鼓勵商人們按照帝國法律繳稅,積極在地方上開展公益事業,從而緩解地方民眾多商人的不滿,樹立起一個良好的形象。

但是這些都還不夠,即使商人們在劉徹統治時代沒有遭到嚴重的迫害,但是隨著他們地財富積聚的增多,很顯然自然會有人將眼睛盯上他們。

而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將軍隊與商人捆綁起來,使統治者清楚的看到商人對於社會經濟,國防的貢獻,從而變相提高商人的地位,使人不敢冒著犯天下之大不諱,動寅家根基的危險來對付商人。

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僅僅依kao目前的商業稅收顯然是不夠的,所以李雲提議,明年起帝國增收五成地商業稅,並對暴利性行業加征高附加稅,一方麵調節貧富差距,另一方麵確立商人與政府之間地遊戲規則,就如農民與政府一樣,隻要商人不破壞規則,那麼帝國的統治者看著每年地大量商業稅收,自然不會再去乾一次性的事情。

當然,這一切執行起來,相當的艱難,要將整個計劃完全執行下去,恐怕需要付出大量的工作,但是這些並不需要李雲煩惱,一切都有管理財政和稅收的官員去操作,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提出這樣一個計劃,並使之得到天子以及最高決策圈的認同。

劉徹花了半個時辰,仔細看完整個奏折,微微一笑,將奏折放到一邊,對李雲道“卿此策甚好,不過朕還需要再斟酌一二,這樣,卿暫且先回府,朕明日再給答複!”

李雲自不敢多言,君臣二人談完政務,自是聊到私事上麵去了,談起惺子,劉徹顯然就又回到那個少年時代,眉飛色舞的笑說著,還硬要拉李雲去看看他的驕傲。

顯然,現在什麼事情也比不上惺子的成長重要,劉徹甚至計劃好了,惺子將來長大了,就讓他拜李廣為師習武藝,拜李雲,楊泛,司馬談等為師習化,看樣子,劉徹似乎已經將這個皇子看成他的太子,繼任者了。

李雲自是坳不過他,被他硬拉著朝皇子寢宮走去。


最新小说: 這個民國不好混 重生:清純轉校生表白我,校花哭慘了 強扭的校草酸又澀,重生她不追了 誰讓他塌房的!又騷又強還變態 頂級橫練天賦,你讓我玩大狙? 斬妖吞孽,北極驅邪! 穿越後,我隻能痛揍國足 苟命魔門:我靠氪命成大佬! 快穿:我,黑心蓮,專治白眼狼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