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雄風錄!
從五月起,李雲的幸福生活開始了。
每日走走看看,玩玩談談,基本上是做三天事情玩四天,閒暇時候也就經常帶著一幫從遼東起就跟著他的老護衛,打打獵,釣釣魚,混著過日子。
這在朝廷的大佬們看來,簡直太不尋常,太不可思議了。
須知道,在幾月前,這個年輕人還是統帥著遼東邊軍,主宰整個東北草原的風雲大將,一轉眼,就成了一有名無實的車騎將軍,怎麼著,也要鬨鬨小脾氣,尋思著找點權利吧。
可是李雲沒有,這下子,連天子都覺得不對了,過個幾天就找他去談談心,做做工作,可是李雲卻對天子承諾的那些事情,一概拒絕。
他很清楚,更很明白,他假如再統帥起一支兵馬,不說天子,即使他自己,也不能把握自己。
任誰也不可能在絕對的權利誘惑麵前不動心。
當年高祖皇帝打天下的時候,麾下彭越,韓信等不忠誠嗎?
他們絕對忠誠!
可即使這樣,他們最後還是走上了叛亂的道路。
而蕭何等人,卻在打下天下後,主動放棄了權勢,反而得到了一個相當風光的職位和待遇。
這就很好的說明了,人到底是一種自私的生物,隻要是正常人,就絕對不可能在巨大的權利誘惑麵前,還可穩住心神!
天子試探了幾次,終於明白了,現在的李雲就是你用刀子架他脖子上。他也絕對不會去再當什麼邊關大將,實權人物。
人家似乎迷上了做做小生意,修修水利,或者乾脆跑到長安的皇莊中去觀看蹴鞠比賽,到六月,李雲可能是真迷上了蹴鞠,也可能是錢太多了,沒地方放。於是糾集了長安,河東,武郡以及蜀郡四地地富豪,辦起了大漢國北方蹴鞠聯賽。他自己封自己當起了首任蹴鞠聯賽主席,而且還拉起了一支名曰長安禁衛隊的球隊。
車騎將軍威遠侯不當大官當球隊老板消息,很快傳遍了長安,人們議論紛紛,於是隨著消息的傳開,每天去長安城外球場去看比賽的人多了起來。
開始,隻是周圍的一些侯爵。人家有錢,也有時間,自然湊著熱鬨,想要看看這個號稱大漢國富豪兼最年輕的公侯在乾點什麼?
可慢慢的,看地人越來越多,開始是侯爵公子,後來當朝大佬丞相田汾,大將軍竇嬰也投入到了這個行列,當然最多的還是長安本地的平民。
到六月中旬。一場蹴鞠比賽就吸引了四千多觀眾觀看,能有時間跑來看球賽的,自然是中產階級或者公侯勳爵了,於是連帶著球場外地村莊,生意也紅火了起來。
看到商機的李雲果斷的砸下一百萬錢。在長安靠近霸橋的地方,修建了一個大型露天球場,這個球場投入這麼多錢,其規模自然是巨大的,按照規劃,此球場最終將可容納超過一萬五千名觀眾,而球隊也改名為長安聯隊。並正式在大漢國少府注冊成為一家商業性的球隊,這也是大漢國家擁有自己球場,以及家合法的商業蹴鞠隊。
這下子,天子也驚動了,他多次微服視察了球場地建設並觀看了比賽,很快生性好動的天子也為蹴鞠藝術所陶醉,嚷嚷著叫來李雲,非要在長安聯隊的前麵加上皇家二字,於是長安聯隊更名為大漢皇家長安聯隊,簡稱皇安。
這下子不得了了,其他公侯聞風而動,七月初三,大將軍竇嬰的家族宣布在長安靠近柳巷的附近投資建立新球場,並組織了一隻名曰大漢武威球隊的注冊商業球隊,緊跟著宣布加入大漢北方蹴鞠聯賽,從此德比出現了,儘管大家並不知道德比是什麼意思。
但是自從竇家建立新球隊後,由於其主場位於長安北城,而皇家長安聯隊的主場靠近南城,所以南北兩地的長安居民很快就做出了選擇,基本上南城居民統統成了皇家長安聯隊的球迷,而北城則是武威聯隊地球迷。
到七月中旬,蹴鞠風暴開始席卷全國,大漢國北方四郡在一眨眼的工夫出現了十七家注冊商業聯隊,並且各個聯隊都有了自己的忠實球迷,其中長安一地就出現了四家聯隊,而且這風暴開始向全國擴散。
原因很簡單,辦球隊,確實是個賺錢的事情!
僅僅是七月底,當李雲的球場和竇家的球場建成之後,雙方場比賽,就吸引了一萬四千人觀看,僅門票收入,就達到了十萬錢!
這可比做生意賺的錢多多了!
而且,從明年開始,聯賽將開始出現升降級並開始界大漢國天子杯比賽,這可是天子親自發起組織的杯賽,而且最終奪冠的球隊,還將可以獲得天子的親自接見,並且可在其球隊前麵加上皇家二字!
瘋了!這世界徹底的瘋了!
無數在經商中賺了大錢的商人,很快就嗅到了其中地商機,皇家,多麼榮耀的稱號啊!這可比什麼勳爵光榮的多了,於是大規模的蹴鞠熱迅速遍及全國。
八月中旬,丞相田汾名下的大漢聯隊正式在他們建立在北城的球場比賽,並以四比三擊敗了來訪的竇家武威聯隊,在德比中狠狠的出了在朝廷上受的氣,據說當天晚上,丞相大人連飯都多吃了三碗。
儘管蹴鞠運動是欣欣向榮,可是問題還是多多,比如裁判問題,比如青年球員的培養問題,再比如賽程安排很矛盾,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工作和心血來補充。
而就在全國蹴鞠熱遍起之時,大漢國的邊關卻是一片肅殺之相。
南方地門閥磨刀霍霍向百越。他們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組織了超過了十萬的後勤軍團來支援南方戰役,誰都清楚,打下百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