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憶之當時隻道是尋常!
這樣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機會擺在你麵前,怎麼能不讓人心動啊?
可是我還是遲疑了,因為要重蹈覆轍之前經曆過的痛苦。重新進入我生命中最痛苦的那個階段中。
當林海說可以選擇任何想回到的時間時,我一下子想到的是16歲。不過馬上又改變了想法,最應該回去的時間應該是我13歲的時候。
回到這個重新開始一切都不算晚的完美時間去拯救在生活的浪潮中不斷下沉的我自己。
哪怕隻是在林海設計的一個虛擬現實裡,我也願意。隻是
我真的可以做到嗎?不會重新陷入到迷茫和痛苦中嗎?
每當我遇到挫折或是遭受到打擊時,媽媽總會安慰我說,早一點遭受到這些總比晚一點強。因為它打不倒年輕的你。如果是很多年以後發生這種事,才會對一個人造成毀滅性的影響。說完這些,她總會溫柔的摸摸我的頭發對我說像預言一樣的話“你以後一定會很幸福的,比媽媽幸福,因為你從小就感受到了許多的人情冷暖,承受力比沒有經曆過這些的孩子都要強。所以要繼續不斷的努力。”
媽媽在我心中是個了不起的人。儘管不幸的婚姻使她過早的承受了撫養我的沉重,但最終還是迎來了生活的那道曙光。她的笑容曆經滄桑但做人卻一直是那麼純粹。
爸爸和媽媽的失敗婚姻,爸爸那邊的親人一直將責任推卸在媽媽身上。以前小小的的我,不懂也不想管。而在成年愈加成熟後,我深深明白一個好人在一段關係破裂時會承受更多的指責和痛苦,因為她有底線和良心。而壞人,永遠會為了推卸責任而拒不承認,自己才是這段關係失敗的始作俑者。
平凡的世界裡,路遙通過孫少平的心理寫出過這樣的文字“人世間的友愛並不取決於是否是親戚。有時生活的很多困難還恰恰是親戚造成的。親戚關係有時是很庸俗的,拚命設法互相沾上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實在毫無道理。”
16歲的我讀到這一段時,深以為是。
因為我從擁有相同姓氏的他們那裡,得到的大多是痛苦與尷尬。
我不願意和外界交流我的真實想法,我怯懦我膽小,我害怕麵對總是在親情上苛待我的父親,和處在幫凶位置上不斷打擊我的大姑。
而家庭經濟上的窘迫,卻不斷的推著我,逼迫著我向他們走去。利用著那點岌岌可危的親情,去拿回屬於我的學費、生活費。沒有人教我如何去麵對,媽媽不會,姥姥那邊的人聽聞我的困窘後,除了罵幾句也是無能為力。
我總是逃避現實給我帶來的痛苦,所以大多數人看到的我,總是樂觀開朗的。而實際上,媽媽身體不好,工作又忙,大多數時候的我是孤獨的。我不會和自己相處,隻是呆呆地坐著。學習的內容越來越難,我搞不懂,又不肯去問老師。
一切都不會因我的不幸而為我停下。隻是,慢慢的,我學會了如何麵對,並進行適當的反擊。
我無數次的想過,如果時光倒流,現在的我一定會讓曾經欺負過“我”的人付出代價!因為現在的我無所畏懼!
於是,我答應了林海,下個月的這個周六在他的工作室見麵,商量一下穿越回過去的具體細節。他聽完我想回去的理由之後,眼神中交織著很多的複雜的感情,仿佛是心疼,仿佛是憐憫,又仿佛是替我難過。
我對他說“不要用這樣的眼神看我。”因為我可能會忍不住哭的。明明我最想擁有的的一個豁達的人生,可偏偏出生是一個人最沒有辦法自己選擇的。
誰叫我遇到苦難時總是表現的這麼不爭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