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科技工廠!
新型自行車在機器人工廠,通過設計與加工製作,現在生產出一個成品
這也是肖然過來的目的,就是來看看“零號”設計的自行車怎麼樣。
一輛自行車就停在機器人工廠中,肖然的目光便打量起來。
外觀看起來和普通的運動自行車沒有區彆,而其中的功能讓肖然很感興趣。
在車座下麵是一組無線能源電池,非常輕薄,直接安裝在車架中,但並不是說這是一款電動自行車。
這組電池不過是為智能助力係統電力支持,讓人騎起來並不會吃力,而且整體下來並不會使其變得沉重。
車身是一種新型合金材料,有著重量輕卻堅固耐用的特性。
輪胎並非真空胎,外層為實體輪胎,而在內側卻如同蜂窩形狀,密密麻麻的小孔說明其並不簡單。
肖然直接把自行車抬出工廠,準備在街道上試一圈。
在騎之前,肖然先是拍拍輪胎,感覺並沒有實心輪胎的堅硬,而且後輪胎還準備了四個減震。
前麵車把中間是一塊顯示屏,能導航,行車記錄儀功能,前車支架有兩個便捷的小音箱,可以用來播放音樂,輔助攝錄功能,還能在夜晚照明。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控製顯示屏,可以連接城市網絡,連接手機進行投屏使用。
這塊顯示屏做到了真正的三防,而它的主要功能是智能控製行車助力。
打量完畢肖然直接騎了起來,首先感覺蹬起來非常流暢。
由於腳蹬和後車軲轆並非真正一體,連接處加了一套行車驅動設備。
所以腳蹬能給後車軲轆動力,而後車軲轆卻不能帶動腳蹬。
並不會因為速度過快,而被腳蹬拌到腳,接著刹車,把手機拿出來連接中央顯示器,找了一首歌曲,再次騎行起來。
肖然突然覺得自己愛上了騎自行車,一圈下來根本不累,就是屁股有些僵硬。
所以肖然準備提意見改良下車座,讓其更加舒適,適合長時間騎行。
看到肖然來回騎行,吳青早就垂涎已久,肖然看出吳青的想法,便把自行車遞給了他,自己則進入工廠把車座改良的事情交代下去。
出來後,肖然知道了一個令他歡喜的消息,超能衛星即將研發成功。
雖然高興,肖然也沒有忘了接下來的規劃,先是建立自行車工廠,讓電能車失業的員工重新去工作。
然後實施出租車,與共享電能車計劃,在小區與工作單位或商業街設立停車點,隻有停到固定的地點才能停止收費。
肖然所製造的電能車,除了自動駕駛功能,裡麵還攜帶一種交通管製係統。
比如靖江大街限速是多少,那這輛車隻能在這個範圍行駛,就算把加速器蹬爆,那它也不會有變化。
如果是讓人管人,那總有幾個不聽話的刺頭,所幸智能管理交通工具。
再比如一個人喝酒了想要開車回家,智能交通係統很快便能分析,坐在駕駛室的司機是否飲酒。
如果飲酒,對不起這車你開不了。
車輛還有聲波探測功能,前方有行人,電能車會立即自動駐車。
這套係統就是這麼霸道,從剛開始打算生產電能車,肖然就考慮到交通問題。
所以要讓這一切都成為一種習慣,最大幅度的減少交通事故,保障城市用車安全且提防碰瓷。
撞沒撞到人智能係統會有判斷,不是一些有想法的人靠三言兩語,誤導群眾就能蒙混過關的。
就連城市執法係統都是如此,隻要你敢威脅或者動刀動槍,超能機器人就會受到執法係統號招,迅速找到你。
雖然這一切多少對人們的自由有所約束,但說實話人不約束能上天。
沒有法律,沒有管製,社會早就被人玩壞了,搞什麼自由主義。
肖然不是什麼帝國主義,也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資本主義。
他,要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由智能掌管的社會,由智能影響人類。
肖然的智能可不會有什麼情緒,它隻會接受下達的命令,把所有的條條框框寫好,它就會執行。
甚至今後的網絡環境都要按照規矩來,不能你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人類是社會群體,有社會就要有規矩,有規矩就需要人來定,定了規矩要想人服從還要有力量,而肖然就有力量。
當然肖然也不是拿規矩讓人變得和機器人一樣,隻要不逾越法律的底線,在這裡生活就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