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姓邵的,你乾了哪些壞事,自己心裡最清楚。已經發生過的,我既往不咎,但如果以後你再搗亂,我也絕不會再繼續沉默!”
邵帥長這麼大,還沒人敢這樣跟他說話,當場氣得麵色發紫。因為他很瘦,臉又狹長,在洗手間外的走廊不甚明亮的燈光下,看起來像根紅薯。
“另外我還要告訴你,每經曆一次挫折,我和霓霓的感情就更牢固一些。她已經是我的人了,也永遠是我的!你這輩子就彆想打她主意了!”
說完揚長而去。
曲南休一向自詡與人為善,還從來沒對彆人說過這樣的狠話,但是對有些人就不該客氣!
他頭一次覺得,放完狠話以後心裡無比暢快。哈哈,原來自己從來就不是個軟柿子。
邵帥被當麵威脅,加上聽說自己心心念念的霓霓已經是曲南休的人了,恨得連殺了曲南休的心都有了。
他倒不怕這個窮小子,隻可惜礙於兩位老爺子的顏麵,無法明目張膽針對他,看來還得多動動腦筋才行!
繁忙的工作之餘,曲南休絲毫沒有放鬆複習功課。不是因為他自律,而是因為對腦科學發自內心的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一切動力的源泉。
不再有專業課可上,光靠自習和雜誌、網絡上的新聞和消息,不能滿足他的胃口。於是,他更加勤快地往羅教授的腦神經俱樂部跑。
工作就隻是工作,謀生而已,即便是成功地一次賣出了幾輛車,他也沒有多麼歡喜,隻不過是多掙一千和少掙一千的區彆而已。
但每次踏進腦神經俱樂部,他都能深深感到自己渾身每個毛孔在激動地跳躍、歡呼。他就知道,自己終究是離不開這個領域的,其它做什麼工作,都不如在這個領域快樂。
俱樂部為了讓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還定期聘請了一些相關專家來演講。
今天,羅教授不在,有一位年長的專家,在一間開放廳裡給大家講“為什麼初戀難以忘懷”,座無虛席。
如果不聽聽,很難把這個話題跟腦神經科學聯係起來。
不由自主停下腳步,站在後排的曲南休心痛了幾秒,他想到了棱花,也不知道她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不可否認,他是自己當之無愧的初戀玫瑰。
“1927年,蘇聯心理學家蔡格尼進行了一個實驗。誌願者被分為兩組,分彆給予二十二件簡單的工作,比如畫個小人,穿幾個珠子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的時間大體相同。不同的是,一組在工作完成之前不會被打擾,而另一組則中途被打斷。”
這聽起來很有意思,包括曲南休在內的所有聽眾都聚精會神。
“之後,馬上讓所有誌願者回憶,做了二十二件什麼工作。結果,68沒做完的工作被記起來了,而做完的工作回憶率隻有43。通過這個經典實驗,研究者發現,大部分人對於未完成事情的記憶效果,優於已完成的事件。也可以解釋為,人們生來就具有‘完成欲’,如果做不完,就會一直牽腸掛肚。就是這種內心的強大欲望,趨勢我們完成了許多事情。”
“而大部分人,都不是與自己情感之路上的第一人走完一生,而是在有了許多感情經曆之後,才慢慢學會戀愛,從而最終選擇了最合適的伴侶。但是,完成欲在那裡作祟,初戀便成了人們心中難以放下的小疙瘩。所以,人們才會對自己的初戀念念不忘”
聽到這裡,曲南休釋懷了。原來不隻自己一個人這樣。
底下馬上有人淘氣地問“候老,講講您的初戀吧!”
本來很沉穩、學究氣很重的老專家,臉上忽然露出一絲混合著頑皮、狡黠和害羞的神色。
大家真的沒想到,人到七老八十,提起初戀竟然還會有這樣的表情。
“好吧,那就簡單講講吧,但是你們得幫我跟我老伴兒保密啊。”
一陣哄笑。
“我的初戀是一位美麗的俄羅斯姑娘,那還是19”
故事講完之後,底下的聽眾回味無窮,議論紛紛。
其中有個年輕人說“老一輩的愛情,沒有手機,沒有鑽戒,沒有鮮花,沒有巧克力,甚至沒有動人的甜言蜜語,很平凡卻令人感動得想哭。”
又一個說“是啊。我姥姥喜歡看電視劇,姥爺就天天陪她看,但是常常看到一半就睡著了。姥姥每次一拍他,姥爺醒過來立馬說真好看真好看!”
“我奶奶去世後,我爺爺深受打擊,失憶了。有一次我去看他,他就指著床頭奶奶的照片問這姑娘是誰?我能見見她嗎?她成家了嗎?我想讓她嫁給我”
“我外公是個特彆討厭封建迷信的人,就連回老家祭祖都是站著,從來不跪。後來我外婆得了中風住院,外公立刻回老家祭拜,二話沒說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本來是講腦科學的話題,最後竟然以一片唏噓抽泣聲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