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正文350驚悚的約炮條件討論會上,朱北國又開始侃侃而談
“這個澳洲土著嘛,部落之間的戰爭本來就很頻繁,如果是在特殊時期,那就更加的頻繁了比如眼下這個氣候異常的時期就更是如此。”
這時聽眾裡有人問,朱哥你說的是不是那個小冰河期?
朱北國立刻回答說,正是!
公元十七世紀正是小冰河期間,雖然北半球目前已經基本恢複正常,但南半球卻仍然持續了一段時間,跟據舊世界的氣候史研究成果,小冰河期後期,曾經造成南半球的洋流嚴重異常,具體一點說,有點像厄爾尼諾現象。
洋流異常首先會嚴重影響到海鳥、魚類的活動路線,接著也會影響到陸地動物的遷徙,導致漁場和動物交配繁殖地的變化,而這一切肯定會影響到部落間原本相對穩定的采集活動範圍。
由於澳洲土著遠未進入農耕時代,其自身的生存嚴重依賴狩獵和采集,特彆是沿海的部落。
因此,由於其生存環境深受自然變遷的影響,導致采集狩獵活動範圍也跟著發生了變化,於是原來的部落間各自相安無事的屬地就會出現重合、交叉甚至替代,從而引發部落之間對狩獵場、漁場等資源的爭奪,因此,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據舊世界那幫專門研究殖民地土著曆史的學者們說,在殖民者來到澳洲大陸的前一百年間,部落之間戰爭已經頻繁爆發,人口開始銳減,比如從那個時候起到後來的一百餘年間,澳洲土著部落就曾經由五萬個銳減到兩萬個。
不過朱博士強調說,其實瘟疫特彆是是殖民者帶來的瘟疫也是造成土著人口銳減的重要原因,因此把土著人口銳減歸結為氣候變化,貌似也很偏頗,至少不能作為唯一原因。
否則的話,就有給殖民者洗白的嫌疑,所以各位怎麼看待這些研究成果那就見仁見智了。
而當前發現的這些無頭屍體,肯定是某一場戰鬥的結果,絕不是什麼普通的打劫,這是戰爭!
朱被國對這一點非常肯定。
朱大博士還說,何況澳洲的土人部落本來有獵頭的風俗,這種風俗非常野蠻,那些戰士們喜歡把敵人的頭顱砍下來掛在自家茅屋裡展覽炫耀,哪個茅屋裡掛的頭顱多,那個茅屋裡的男人就更受部落裡女人的青睞,越是年輕漂亮的妹子就越是喜歡跟這樣的男人交配,說穿了,其實這就是部落裡男女之間的一個約炮的條件,隻不過在我們看來,這種方式有點令人驚悚而已……
“哦,順便介紹一下,這些部落目前的婚姻製度是半群婚製,也就是一群女人跟一群男人互相那啥,當然,血緣至親也許不在其列。”
朱北國一說到這個話題,大夥的聊天興趣大漲,開始紛紛發表議論。
“對對對,當然父子不行,要優雅,不!要!汙!呃……”
“這樣的話生出的孩子當然歸女人啦是吧?”
“那是必須的。”
朱北國這時候接著說道
“而且母親有權力決定這個孩子是養還是不養,如果不想養,就放到樹上三天任其生死,如果三天後還活著,那就必須養了……”
“呃,好奇葩……”
“不算奇葩了,這是一種優選方法吧?就跟當年的斯巴達人一樣。”
“哦?是啊是啊,不過真是很殘酷啊!”
“那孩子他爹願意啊?”
“你知道孩子他爹是誰?難道還能搞親子鑒定不成?”
“哎,對啊!這孩子不歸女人也不行啊,群婚製下通常搞不清楚孩子他爹是誰……”
這時終於有人想起這時在討論野地裡發現的無頭屍體,而不是群婚製的八卦,於是有人感慨一聲發言說
“尼瑪,顯然那些個被掉的砍頭顱現在肯定已經被掛在某個茅屋裡成為勇士的標誌了?”
眾人聽了也紛紛點頭說
“沒錯,人頭越多表示能力越強,理解理解……”
“能打架就器大活好?這不一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