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一角之地,五座帳篷相連。
第一個大戶,是一對中年夫妻,兩口子在帳篷裡安然落座,畢竟是大戶,帶著家具而來,廢棄了帳篷裡火坑,而點燃了銅爐。
男子名曰王照,王氏家族曾是永樂王朝一富庶小鎮裡的第一大戶,家中出了幾位讀書人,王照自己也飽讀詩書,經史冊論。
曾幾何時,王照的幾位兄長都在永樂王朝治下為官一方,王氏家族也因此顯赫一時,而王照身為家中最小的兒子,並未入仕,選擇接手家族生意。
後來天柱崩塌,氣運橫流,永樂王朝境內大小軍閥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王朝的幾位兄長在鎮壓軍閥的戰役中,不幸陣亡。
那時候很亂,都不知曉自己的兄長究竟死在了何人之手。
雖說永樂王朝也下發了撫恤金,但那點撫恤金對於家大業大的王氏家族而言,可謂是微乎其乎,人死不能複生。
王氏家族由此走向落寞,家族生意也是一落千丈,大部分財產被軍閥搶劫一空。
亂象頻發,王朝根本管不過來。
王照隻好帶著所剩不多的金銀細軟,離開了家鄉,通過各種門路抵達了永樂王朝的邊境之地平樂州。
後因三大王朝聯手平定軍閥的戰役接連獲勝,西洲大地勉強緩了一口氣,但這對於王照而言,也並無多少明顯好處。
外鄉人到了平樂州,難免遭受了本地豪門世家的排擠。
落魄的鳳凰不如雞,王照和自己的族人在平樂州受到了不少下賤。
恰逢前些日子,聽聞楚王開府,便連忙帶著自己的家人匆匆趕來,一個嶄新的門庭之下,百廢待興,王照不說是重現王氏家族往日的輝煌,至少不用再受到什麼下賤了,也能儘最大可能照顧好自己的族人。
銅爐的溫度略有悶熱,夫人的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抬起手擦了擦額頭,對丈夫說道:“我們真的不親自出去看望一下那些難民嗎?”
王照不耐煩的瞥了眼妻子,說道:“有什麼好招待,讓家丁們出去敷衍一下,給點小恩小惠就可以了。”
“這種老百姓,誰給一口吃的,誰就是爹娘父母。”
“你若是突然不給他們吃的,心裡還會恨你的。”
“得讓他們知曉我們眼睛裡是有台階的,保持一些距離感,至於那些老百姓們會不會顧念我們的恩情,都是無所謂的事情。”
“與底層的百姓儘量不要打什麼交道。”
夫人聞後,難為情道:“可我們的鄰居都親自出去招待那些難民了,也許會給楚王殿下留下一個好印象。”
王照微微動怒,凝望了一眼夫人,沉聲道:“婦道人家懂什麼。”
“鄰居他們家大業大,又有修行背景,所做之事皆是以大局為重,我們的家底兒沒到那一步,過度的幫助楚王殿下安撫難民,反倒是小腳穿大鞋。”
“隻要我們的本錢在這裡,隻要這裡的局勢稍微安頓下來,我們的用處也會逐漸凸顯出來,實力不到,彆出這些風頭,給那些難民給點吃食,意思一下就得了。”
出生於富庶小鎮,又是大戶人家,且還讀過書,自然對底層老百姓有著充分認知,隻是這類讀書人,骨子裡是看不起尋常百姓的,卻又能將諸多事情的分寸拿捏好,務實不務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