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記事簿!
一大早王氏就起身開始打點,昨個晚上已是商定了今天要自家的老三兒子和哥哥一起去學院,再摸摸情況,若是情況不好便接了侄子和女兒回來。
灶膛裡已是生了火,火苗歡快的舔著鍋底,不一會兒鍋裡的玉米麵稠州就滾了起來,王氏又趕忙在鍋的一圈貼上了玉米餅子,不一會兒玉米餅的焦香就彌漫了整個灶房,等餅子熟透了,王氏手快的撿進早就準備好的圓盤形狀的竹簍裡,端上了一旁支好的小木桌上。
同樣早起的兄弟三人早已商量著分配好了任務,老大張武一早就去套了車,又抱了堆乾草給自家借來的老牛加了餐。好讓老牛有力氣跑路。老二張田則早就趁著天還擦黑的時候就起身去了舅舅家,幫著舅舅拿些要捎進鎮子裡的物件和吃食。至於老三張力,起的和要走遠路的張田一樣早,確在臥房裡磨蹭了許久,才鼓起勇氣走到灶房,準備跟王氏說出自己的打算。
扭臉看見自家小兒子傻站在造房門口,王氏就笑罵道“傻站著做什麼,還不過來幫著盛粥,一會兒你舅舅來了,吃完就能走。”
“哎,娘,我跟您說件事,我們哥三個昨天合計了一下,決定讓我跟著去,大哥和二哥就在家陪著您和爹。”張力接過王氏手裡盛滿粥的高腳碗,穩穩的擱在了桌上。
“你這是又渾身癢的難受,想去鎮子上耍吧?”王氏沒好氣的瞥了一眼自家的三兒子,家裡的孩子裡就屬他皮實、好動。
“娘!看您說的,好像我是除了耍就沒彆的打算了!”
“好好好,那你跟娘說說,你這次是有啥充分的理由要到鎮上去?”王氏舀了瓢水倒進空了的鍋裡,拿起鍋刷子細致的刷起鍋來。
看著娘親忙裡忙外的模樣,張力的嘴就像是被誰縫住了一般,說不出話來,昨晚輾轉難眠想出來的說辭在這兒一個字兒都蹦不出來。怎麼說呢,怎麼告訴一位母親,她的兒子將要離開她,去到風雲變幻的京城裡討生活?
張力用力抿了抿嘴唇,最終還是說不出口,隻得暫時按下不提。想著總還是有時間的。
“娘,我去迎迎我哥!”
“去吧,順帶著叫你大哥和你爹來吃飯!”王氏將從缸裡撿出來的鹹菜放好,在圍裙上擦了擦手。
還沒等張力走到院門口,就看見自家二哥肩扛手提的大包小包的朝自己走來,他身後跟著舅舅舅媽,見自家二哥拿的吃力,趕忙上前幫著卸下來,“哥,我還是來不了口,我想今天先去鎮上跟貴公子說好,總還是有時間跟娘跟爹說清楚的。”張力伸手從哥哥身上取下一個麻布袋子抗在自己肩上。
“行,說不出口也是有的,到時候我也會從旁幫你說和說和的。”張力伸手幫著弟弟扶好肩上的麻布袋子,拍了拍自家弟弟的肩膀,示意兩人一起往院子裡走。
幾人進了院子,發現張武已經將套好、拾掇好的牛車拉到了院子門口,就等著裝東西上車了。
“快,舅舅,舅媽,進屋喝口熱水,娘一早兒就做好了熱乎乎的玉米麵兒粥和餅子,大家吃完就能上路!”張武兩三步上前接過舅舅手裡的包袱,和兩個弟弟開始按著每個包袱裝帶的物件不一樣開始擺放行李,衣物啥的都墊在底層,吃食一些易壞易壓損的就擺在上麵,方便人時時看護。
這次幾人要坐的牛車,可不是上一回學院派人來接張曉文的有頂的馬車了,這牛車敞風不說,還顛簸的很,那速度更是及不上馬拉車。隻得多鋪墊上幾層稻草、破被褥啥的來減震保暖。這一回,劉氏說什麼都要跟著,大夥兒為了照顧已經是憔悴了不少的劉氏,又是多鋪了不少的稻草和棉被。
打理好牛車,三兄弟相跟著進了灶房。一進屋就被屋裡暖乎的熱氣兒暖了個機靈,打了個哆嗦,三人趕忙搓著手圍著吃飯的圓桌坐下,端起了早就盛好的玉米稠州喝上一大口,這才暖過來,不再冷的人渾身上下冒寒氣了。
“這都立了春了,可天兒還是冷的人直打哆嗦!”王氏伸手遞給大兒子一個玉米餅子,又起身燒起了火,這火一停,人身上就連個熱乎氣兒都沒有。
“是呀,這麼冷的天兒,也不知道海哥和文娘在那裡怎麼樣,我這心裡,放心不下!”劉氏用棉襖袖子抹起了淚。
“這馬上就走,快止住淚,不然出去風一吹,這臉可就皴了,要是被海娃子瞧見,他那麼機靈,可不就知道怎麼回事兒了!可彆讓他再憂心了啊!”王氏見嫂子又落了淚,趕忙勸著。這瞧著昨個肯定是抹了一晚上的淚,可不能再叫人哭了!
劉氏一聽會讓兒子憂心,趕忙強止住了淚,低頭陪著鹹菜吃起了玉米餅子。“還是妹妹你家鹹菜醃的夠味兒,不要說我,這每年過年那會兒海哥回來都是吃不夠的!”
“我早就想到了,一早兒就舀了一罐子讓大郎放在了牛車上,這人生了病有了傷,又不在家,能吃口家裡的味道也是好的。”
張力這頓飯本就吃的心不在焉,當下又聽了這樣的話更是難受的緊。趕緊端起碗大口大口的灌起粥來。“這孩子,你慢些和,有沒人與你搶!”王氏見小兒子狼吞虎咽的模樣忙笑著阻止,隻當是兒子玩心大,等不及要往鎮上去。
張武張田兩兄弟明白事情的始末,知道弟弟這是舍不得了,一時之間也是默默地。好在因為王海的事大夥兒都不怎麼活泛,倒也沒顯出他們兄弟的異常來。
看著大家吃得差不多了,王氏就起身將剩下的玉米餅子和先前預備好的乾糧裝在一起,又給提了一鐵壺的水,這也就是幾人一路上的吃食了。
王氏連著張武張三兩兄弟去村口送幾人,而張山則被王氏打發去了雷家,前一天兩家的親事草草定下,今天總要去再去定一定。張山隻是去打前陣,王氏交代了等她送完哥哥嫂嫂就去趕去看看。
等到了村口,王樹停下了牛車,回頭對跟在車後的妹妹道“行了,就送到這兒吧,在家等消息!”
王氏點了點頭,忙扶著嫂嫂上了牛車,又好一番叮囑了小兒子一路上要照應舅舅舅媽。張力坐在牛車前的一側,仰起頭道了一聲好,便示意舅舅揮鞭出發。
望著漸行漸遠的牛車,不知為什麼,王氏總覺得心裡放不下。空落落的,不踏實。直到牛車遠的看不見了,王氏才領著兩個兒子往家走,這刹那間的不舒服很快就被要拜訪未來親家這件大事給蓋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