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霸王白展堂!
白展堂雖然學問不高,但對於周公瑾的字跡,他還是認識的。
展開信箋,公瑾的字寫得蒼勁有力,草草幾行行書,卻讓白展堂臉色大變。
信上總共說了兩件事。
第一件是指責白展堂偷人家錢糧非君子所為,怎麼連兩位張公也由著他胡鬨?
第二件則是提到了在丹楊郡有不少民間開法壇,他派人調查之下,發現是黃巾餘黨在生亂。
兩件事情中,前者張公早就替白展堂想好了對策,而真正讓白展堂憂心的,是後者。
黃巾黨讓整個大漢朝廷陷入一片風雨飄搖之中,此時在吳地大有起勢,帶著百姓吞符水、獻聖女,一時間籠絡無知山野村夫無數。
若卷土重來,則大為不利。
白展堂跟幾位將軍商討軍事。
眾人在攻打黃巾餘黨的事情上都讚成先不要管。
有人認為應該先打嚴白虎,爭取吳地,但大張公張紘卻說應該從錢塘上去主攻王朗所據守的會稽郡,再分兵平定吳郡。
張紘的主張一向在穩不在險,大張公肯如此開口,定是心中有幾分把握。
白展堂聽後連連點頭。
“主公,我認為平定吳郡隻需打許貢即可,嚴白虎還是先不要動。”舅父吳景開口道。
白展堂自然明白吳景的顧慮。
此時兗州之爭尚未分清局勢,曹操與呂布爭鬥不休,嚴白虎身為呂布的老丈人在吳郡自然還是能坐穩的。
隻是他們不知道,白展堂一聽到許貢的名字就像一道催命符一般。
孫策丹徒山圍獵,許貢三門客行刺成功。
縱觀孫策一生,這劫難好似總是一早就定好了的,不打許貢,他就沒有地方立足,那就是袁術的一條狗,等到袁術大膽稱帝之後,孫策就是袁術的陪葬品之一。
打了許貢,三門客丹徒山行刺似乎就有了理由。
橫豎都是死,總不能窩囊死!
大致的戰略就如張紘所說,隻是麵對一向滔滔不絕,卻突然緘默的張昭,白展堂難免還是要多問幾句。
眾將軍離開後,白展堂私下會張昭。
“我跟王朗是舊相識了,總是要避嫌的。”張子布捋著山羊胡說道。
一旁的舅父吳景也未走遠,堆笑道,“主公用人不疑,張公也是個明白人,自然知道胳膊肘不能往外拐的道理。”
“吳將軍一番話可是把老夫架在火上烤了。”張子布連連擺手道。
“誒,那哪能呢?”吳景的笑容逐漸收斂,轉頭看向白展堂,“我留下可不是為了打擾你們二人的。主公,袁術那邊來消息了。”
“舅父要去袁術身邊複命了?”
吳景目光中含著三分笑意,輕點了點頭,“不錯,不光是我,還有孫賁、朱君理。有你守在此處,袁術自認為不久便可以得吳郡,怎麼可能讓我們都聚在一起呢?“
白展堂點點頭,臉上卻大有不舍神色。
“孫賁家眷還在袁術手上,我們不得不走,不過我問過君理,他執意要留下來幫你,策兒啊,君理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你可彆虧待了他。”
吳景口中的君理自然指的就是朱治將軍。
被吳景拉著雙手囑托,白展堂拱手道,“謹記舅父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