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滅天!
而今經過一位位病人,由任仙子進行真實細致的講解,他才終於將之前自以為已經懂得的藥理知識重新梳理一遍,找出其中的疏漏與錯誤,進行彌補與完善,從而融會貫通。
興許是因為要給高暘講解多浪費了時間,一下午過去,他們這一次隻行了七十裡,就找了一個無人的小村子住下了。
高暘依舊沒有懈怠,將任仙子今日所傳授的新知識過濾一便,刻在腦海之中,又溫習一遍昨天學的,確保沒有忘記,這才安心睡去。
如是幾天,高暘便跟著任仙子主仆,逢山采藥,遇人接濟,有患診治,一路直奔東北。
每遇到物產豐富的山脈,任仙子都會帶他上山走一遍,遍閱各種藥草,采集所需之物。
對於藥草的認知與采摘,隨著和任仙子幾次入山,仔細講解,已經讓他將這一路上的山中藥草知悉了十之七八。
而對於患者的診治,也從一開始的任仙子講解,到高暘的親身實踐。
起初隻是任仙子說而高暘聽,等到任仙子自覺說的差不多了,便開始讓高暘為患者切脈。
依舊是任仙子說高暘聽,但這次卻是高暘能夠實時感受著患者的脈搏變化,而配合著任仙子的講解,能夠讓高暘更直接體會到診病的內理。
如一般醫者授徒,都是一邊切脈一邊講解,之後再由徒弟切脈感受。
然而前後切脈時間不同,自有細微變化,如此傳授便有瑕疵。
而如高暘這般,一邊診脈,一邊有人講解病人的實時情況,脈絡變化的,恐怕也就隻有如任仙子這般,隻靠雙眼就能洞悉病情,對病人情況了如指掌的醫道高人能做到了。
而高暘又聽的認真,理解過人,自然學的也比一般人快上太多。
又過幾日,已經是高暘在說,而任仙子從旁指正補充了。
頭一次說,可以說是漏洞百出,說十句任仙子便要指正九句,補充的更多。
慢慢的,高暘逐漸進入了狀態,經驗也越來越足,說出的錯誤便越來越少了。
高暘錯誤越少,任仙子指正的自然越少,。
終於有一日,高暘沒有再錯,任仙子也沒有再指正,隻是還會又許多疏漏,任仙子便會為高暘補充。
如是下來,高暘說的越來越多,任仙子說的越來越少。
及到最後,任仙子已經不再出言,因為高暘已經在診病這一塊知識足夠淵博,經驗足夠豐富,已經不需要她再多說什麼了。
高暘對此亦是心潮澎湃,不想自己讀了十餘年聖賢書,最後卻在醫道之上有了小成,真是造化弄人。
現在每遇到病患,高暘已經不用任仙子提點,主動上前進行診斷,甚至還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對於因為洪災而產生的這些疾患,抑或是一些頭疼腦熱的疾病,高暘已經基本了如指掌,很少有不能辨明的。
當然,他的診斷也總要依據著切脈來輔佐,像任仙子那樣隻靠望就能洞徹病情的,他是遠遠達不到的。
診病到了一定火候之後,任仙子便開始指點高暘用藥了。
其實在之前教他診病的同時,她已經將許多用藥之道傳授給了高暘,隻是這些道理隻是針對著每一個特定的病人,斷斷續續,不能連成一片。
而今高暘對於診病不再有缺憾,任仙子便開始係統的為高暘梳理用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