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人美路子野!
衛燕繪聲繪色地給南蓁描述著當時的場景,說到激動處,眉毛都揚了起來。
“娘娘你是沒看到,那衙役看他的表情,恨鐵不成鋼,隻差給他兩腳了。”
南蓁微微一笑,“這麼聽著,那衙役倒是個正直且心善的人。”
“嗯,我瞧著也像。”
衛燕沒有在這件事上多費口舌,她解下掛在肩膀上的包袱,放在中間的矮桌上,四麵攤開。
“娘娘,我帶了些府上做的果乾,你嘗嘗,跟宮裡的不太一樣。”
果乾瞧著是深紫色,上麵裹了糖霜,暫且嘗不出種類,味道卻極好。
南蓁吃完一條後,又拿起另一條,視線落在包袱裡的棕色書皮上,“祈福你還帶書去看?”
“無聊打發時間罷了。”
見南蓁歪頭看了好幾秒,衛燕索性將書從中抽了出來,一邊遞給她一邊解釋道,“去普陀寺祈福總共待三天,除了白天那幾個時辰聽頌經文,其餘時間大都待在房間裡,也不能下山,屬實悶得慌。
我不太喜歡詩詞歌賦,所以爺爺乾脆讓我帶了些兵書過來,也好學習學習。”
用衛建恩的話說就是,不懂點謀略,怎麼行走江湖?
書被保護得很好,書皮上還抹了蠟。
但經年累月,到底時間久了,再加上時時翻動,已經泛起了毛邊,翻頁間甚至有細微的脆響。
南蓁動作不由得小心了些。
她稍微看了幾頁,訝異道,“竟是手書而非刻印的?”
一撇一捺皆帶風骨,字字句句儘顯氣度。
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是啊,”衛燕點頭應到,“這是爺爺和南爺爺合著的書,僅此一本,並未在市麵上流通。”
“上麵記載的都是他們戎馬半生的經驗和心得。哦對了,裡麵還有些創新謀略,不過沒有機會用於實戰,所以並不曉得能不能經得住檢驗。”
南蓁一行一行地看下去,兀自品味著,突然想到一點,“這書如此精妙周詳,就算不在市麵上流通,朝中將領也該拜讀,怎麼反倒收藏起來,成了孤本呢?”
衛燕聳聳肩,思索片刻,猶豫道,“個中曲折我也不太清楚。但書寫成沒多久,南爺爺就離開京城了,可能爺爺覺得人都走了,書也就沒必要大範圍傳閱了吧。”
那時候先帝對南爺爺並不信任,對衛家也不見得多放心,再要出書,無異於把兩家都推向風口浪尖。
正好戰事漸平,索性就將它束之高閣。
直到衛燕從書架最上層將它扒拉出來,才重見天日。
南蓁頷首,覺得她的說法有幾分道理。
垂眸,指尖落在書頁上,“衛老將軍的字,極有力度,跟他人一樣。”
即便到現在這個年紀,說話也是中氣十足,不見佝僂。
衛燕笑了笑,就著她的動作往後翻,“第二部分就是南爺爺寫的了。”
空白頁甫一翻過,熟悉的字跡頓時映入眼簾。
字跡模仿,亦仿其形,難仿其魂。
顯然,麵前的字如此精瘦有力,絕非模仿可得。
南蓁一時有些恍惚。
仿佛看到了老人當初握著她的手,一筆一劃教學的模樣。
隻是到頭來,她仍舊一手狗爬走天下。
南蓁輕撫著早已乾透的墨跡,眯了眯眼。
先前她就已經基本猜測到了兩位老人和師父的身份,如今證實,反倒讓她生出了幾分不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