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潛伏!
??平平淡淡地討論,吉永貞子也不過是道聽途說,乾特務這一行,本來就有義務把聽到的消息總結彙報,無論真假都是必須的。鬆井義雄的反應為什麼會這麼大?頗有點欲蓋彌彰的意思!沈春麗基本確信,此事是真的,而且鬆井義雄知情!
為了氣氣他,沈春麗故意抬杠似的道
“九一八事變成功嚇跑東北軍,也許關東軍想重新來一此。”
語氣略帶戲謔,會議本來是討論張誌平與司馬俊,結果被她一攪合,完全跑題。鬆井義雄兩眼一瞪正準備發飆,佐佐木石根卻歎息一聲,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地樣子。接著沈春麗話把罵道
“九一八事變成功,前期做了大量準備不算,也有幸運成分。怎麼能不知天高地厚,對蘇聯也玩這招?真以為斯大林和張氏父子一個德行?一幫混蛋!”
明著罵關東軍裡的少壯派膽大妄為,其實也在敲打鬆井義雄!文韻的箱子已經被空運回東京,老狐狸現在得意著哪!話裡話外當然也就不客氣。當然,罵人是需要資本的。論對張學良父子和九一八事變真相的了解,佐佐木石根敢稱第二,在座的沒人敢稱第一,即使關東軍裡恐怕也無人能出其右!
城頭變幻大王旗,軍閥基本沒好東西,都屬於戲台上的白鼻子,不僅挨批,還要挨罵。而在混跡東北半輩子的佐佐木石根看來,張作霖張學良父子,更等而下之。日本敢圖謀東北,與這對活寶父子有極大的關係,而不是關東軍多麼神勇!
土匪起家的張作霖,則縱橫天下幾十年,1924年以後還當了北京政府將近四年的家,身材瘦小,其貌不揚,最後還做了一回安國軍軍政府的大元帥,按他的愛將吳俊升吳大舌頭的話來說,也算是當了一回皇帝。
但論口碑,張作霖著實不怎麼樣。同樣是動靜大的軍閥軍隊,直係的吳佩孚、馮玉祥的兵,甚至段祺瑞的西北邊防軍,在老百姓眼裡的印象,都比奉軍好。道理非常簡單,奉軍的紀律差,軍隊裡收編的土匪痞棍多,走到那裡,都免不了雞飛狗跳。
這種狀況一直到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輪到張學良當家,也沒有多少好轉。著名的“三不知”將軍張宗昌,就是奉係的大將,在他統治山東期間,發的軍用票,不計其數,收編的土匪也不計其數,他和部下糟蹋過的女人,也不計其數。
在北洋軍閥的統治史上,從袁世凱、段祺瑞、曹錕、吳佩孚到張作霖,數張作霖的統治最橫暴。1925年,奉魯聯軍南下江南,一路上張宗昌的白俄兵燒殺淫掠,無惡不作,最喜歡的事,是抓住小腳女人,逼著她們光著腳亂跳。
張宗昌占領上海之後,幾乎把個上海變成了國際販毒中心,肆無忌憚地公開販毒。來自豫西土匪孫殿英,感覺跟誰乾都沒有跟張宗昌順心。向來習慣送往迎來的江南紳士們,都受不了這些蠻軍,怨聲載道,所以,當勢單力薄的孫傳芳一發難,群起響應,勢如破竹地將奉魯聯軍打回了北方。
雖然說軍閥大多不懂民主政治,但幾茬統治軍閥,在基本人權,言論自由以及尊重教育的自主方麵,大體上都能做到不越界,儘管報上罵的有,批評的更是不少,但很少有軍人出頭對記者和報館加以乾涉,更談不上查封報館,抓人殺人,至於大學,一般都不管,一任教授治校,愛教什麼教什麼。
但是奉係當家之後一切都變了。
北京各個大學,包括北京大學,都派了奉係欽定的校長,必須尊孔讀經,而且命令師生都得聽話,如果不聽話,用張作霖的話說,劉邦約法三章,我就一章,不聽話就槍斃。
名記者邵飄萍、林白水,都死在奉軍的槍下。
張作霖在被日本人炸死之前,所做的最轟動的一件事,是從蘇聯大使館裡搜出了李大釗等幾十個共產黨人,然後把他們送上了絞架。
老帥這個德行,少帥也好不到哪去!
作為民國四公子之一,張學良沒讀過多少書,好網球,好走馬,好劍術,還好駕駛飛機冒險,尤其愛美女。
號稱“平生無憾事,唯一好女人。”由於長期的優遇生活,過早的擁有權勢,養成了率性而為的脾氣,不拘禮法,放浪形骸,性之所致,可以無法無天。
身為東北地方的守土長官,居然在日本人發動侵略的時候,下令不抵抗,無論如何掩飾都說不過去。當時,東北軍雖說在關內有十餘萬人,但根據地東北依然有二十餘萬,發動事變的關東軍,事先並沒有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因此隻有一萬多兵力。
九一八事變,關東軍賺了個盆滿缽滿!繳獲東北軍飛機三百多架、戰車二十六輛,各種火炮三百餘門!其中重炮居多。輕重機槍近六千架,步槍十五萬支,手槍六萬支。
擁有如此強大的武力,無論如何都堪一戰,彰顯大公子居然拱手把大片國土讓人,實在是不可思議。縱使不論家仇國恨,生民塗炭,經此事變,作為軍閥的他,老家沒了,底子沒了,就算沒有父親被人炸死之仇,為了自己的根據地,為了自己的財產,也該一戰。
戰後麵對一本萬利的收獲,以佐佐木石根為代表的關東軍簡直欣喜欲狂。時至今日他依然不敢相信,作為軍人作為東北的主人,就那麼清清爽爽一走了之?令人匪夷所思。
外界一直把東北丟失的帳算在蔣介石身上,謠傳蔣介石下令張學良不抵抗,甚至還煞有介事地說什麼,不抵抗的電報一直藏在張學良的夫人於鳳至身上。其實,佐佐木石根早就知道,張學良本人不抵抗!跟蔣介石沒一毛錢關係。
況且,即便是蔣介石不許抵抗,張學良實質上屬於獨立軍閥,在涉及國家和自身利益的時候,也完全可以“抗命”不遵。事情緣由很簡單,當時負責監視的佐佐木石根最清楚,事變時的張學良根本不像個軍人,相當頹廢,大煙抽抽,嗎啡紮紮,整天在歌廳、酒樓、戲院、胡同鬼混,萎靡到了部下都看不過去的地步。
事變當晚,堂堂少帥居然帶著夫人於鳳至和趙四在前門外中和戲院看梅蘭芳的新戲,以至於參謀副官半天找不到他。
事變之後,聲討聲鋪天蓋地而來,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罵他賣國,罵他無恥。民間有詩讚曰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
溫柔鄉是英雄塚,哪管東師入沈陽。”
趙四是指趙一荻,朱五是指朱啟鈐的女公子朱湄筠,常陪張學良跳舞的,蝴蝶是著名電影演員胡蝶。上海的報界還傳說,德國有報紙提議把本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張學良,獎勵他維護東亞以及世界和平的貢獻,極儘諷刺挖苦之能事。
張氏父子在東北的統治,就是在諸多軍閥中,其實隻能算中等偏上,雖然搞了一些建設,但留下來的像樣的東西不多,最宏偉的建築,大概要算大帥府和將軍林,比起山西的閻錫山,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雲南的龍雲,都還差點意思。
親自參與策劃九一八事變的佐佐木石根,比任何小鬼子都清楚,占領東北,不是關東軍所向無敵而是張學良無能。儘管今天的關東軍兵強馬壯,但相比蘇軍並沒有明顯優勢。尤其可怕的是,張家父子對於關東軍來說是透明的,而蘇軍卻是神秘的。越神秘的對手越可怕!
回想起往事,佐佐木石根不由得輕蔑一笑,嘴撇得像鴨嘴獸。在他看來,以鬆井義雄為代表的少壯派,完全是幫生瓜蛋子,卻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打算複製他曾經的光榮,可稱東施效顰!
“吉永少佐,繼續密切留意市麵上的消息。春麗小姐,儘快查清沃勒爾去滿洲的真實目的。聽說你昨晚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