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穿越者!
擁有屬於自己的第一輛車,楊凡挺高興的,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就讓他有些不高興了。
早上一起高高興興去了後街吃早餐,因為臨近開學,返校的學生越來越多,後街好多在寒假關門的小店也開門了。
今天早上不用在像往常一直吃包子餃子之類的食物,四人找了一家豆花店。
開店的老板是六十歲來歲夫婦,沒有用機器打豆漿,一直堅持傳統工藝——石磨。
因此,不知道是不是楊凡的錯覺,他總覺得這裡的豆花比外麵的好吃一些,豆漿自然比外麵衝泡的豆漿更好喝。
當然價格也要貴一點,不過這年頭大學生都不怎麼缺錢,所以小店生意一直很好,稍微晚一點,彆說新鮮的豆漿,就是豆花也剩下不下。
四人進店,小店裡已經坐滿了提前返校的學生,兩位店老板正笑嗬嗬的看著店裡邊吃早飯邊談笑的學生,見到楊凡四人進門,老兩口招呼道“你們來了,要吃點啥?”
楊凡微笑道“老規矩,四碗豆花,四碗豆漿,四碗麵,一兩脆臊。”
白嫩嫩的豆花,上麵澆上青紅椒剁碎和臊子炒製的澆頭,剁碎的榨菜和炸香的碎花生米,再搭配上紅彤彤的辣椒油,抓上一把切碎的香菜往上麵一灑,香味撲鼻。
不過,袁浩和王城都不怎麼喜歡這樣吃,確切的說他們把這種吃法視為異端,從來不這麼吃,他們喜歡加點糖。
坦白說,楊凡不知道他們兩人是怎麼吃下去的,他和王濤兩人第一次見到兩人這麼吃豆花的時候,好奇嘗了一口,麵容都能做成表情包。
難吃。
忒難吃。
也不知道兩人是怎麼吃下去的,還吃得那麼津津有味。
四人還為此爭辯過幾次,隻是都過去好些年了,大家也都習慣了對方的吃法。
美美的吃完豆花,看著端上桌的脆臊麵,楊凡一邊吃一邊笑道“李叔,你這脆臊麵該漲價了。”
脆臊很有講究的,要六分肥四分廋的肉丁,用豬油炸製表麵焦黃,這樣的脆臊才能充分體現出脆來,混合著麵條吸進嘴裡,乾脆的口感越發能凸顯麵條的勁道,再加上豬油的香味,令人口齒生津。
八塊錢一兩的麵條,價格實在配不上這份美味。
而且,現在豬肉漲價了。
作為前外賣員,楊凡雖然沒有去買過豬肉,但他從外賣裡的肉量和價格就可以豬肉價格漲了不少,而且他也聽店老板抱怨過豬肉價格漲得太快,一般人都快吃不起了。
就魔都這地方,三十五塊一斤的豬肉,你愛要不要。
李叔笑著搖搖頭,“不漲價,現在還是能賺一點的。”
多麼淳樸的小老頭兒啊。
兩大勺脆臊的一碗麵,在魔都的其他地方,賣你十六七塊很正常,稍微高檔一點的地方能賣二十來塊。
人家賣八塊一碗都還有得賺,你特麼賣十多塊還吵著自己虧本呢?
這年頭,某些商家是怎麼了,這麼不淳樸嗎?
吃完麵,喝上一碗甜豆漿,楊凡打了個飽嗝,主動摸出錢包給了飯錢,畢竟說好要請吃一個星期的飯,他還沒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