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多災多難的大明_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_思兔閱讀 

第28章 多災多難的大明(1 / 2)

楊軒沿著田邊走走停停,時不時蹲下來看看土地情況。

“土地墒情不好的話,小麥生長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糧食減產。”

他起身看著小皇帝解釋道。

“這一路走過來你們也看到了,土壤濕度不夠。”

“現在就看開春後會不會下雨了,否則的話今年情況怕是不太好啊!”

楊軒的神色中流露出擔憂。

一旁的於謙聽到這話,也是跟著擔憂起來。

自大明立國以來,這天災就沒有停下來過。

水災、旱災、蝗災等接連不絕。

近些年來,相比於洪武朝,受災頻率也變得更高。

朝廷組織修建的水利工程,能應付得了小規模的災害,卻應付不了大規模的災害。

而災害過後,若處理不好,那麼爆發瘟疫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每年,光是在賑災方麵,朝廷的花費就不算小。

“老爺,我們是不是要早做準備?”

於謙在一旁問道。

“先不急,陪我去其他地方看看。”

楊軒搖搖頭,道。

去年冬天雪下的不夠多,土壤中也沒有積蓄足夠多的水分。

最重要的是蟲卵可能沒有被凍死。

若真如此的話,那麼出現蝗災的概率就會增大。

楊軒現在要做的,就是多搜集情報,如此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小皇帝站在一旁一言不發,他全程都在接受老祖的言傳身教。

幾人再次坐上馬車,小虎聽從楊軒的叮囑,趕著馬車,朝著有水的地方而去。

“鎮兒,糧食關係著江山社稷的穩定,這一點你要牢牢記清楚。”

“我大明自立國以來,多災多難,朝廷每年都需要大筆支出用來賑災。”

“彆看大明現在的發展不錯,但你可千萬不能偷懶。”

“嗯,老祖,鎮兒記住了。”小皇帝重重點頭。

“唉,這老天真是不長眼啊!”

“就不能讓百姓過過安生日子嗎?”

這時,於謙也跟著感慨了一聲。

對大明立國這幾十年來的受災情況,他也是了解的。

北方多旱災,南方多水災。

光是洪武一朝(1368-1400年,故意多算了兩年,不要誤解),水災就高達九十三次,旱災三十二次,蟲災二十次,地動(地震)五十八次,瘟疫兩次,風災十六次,雹災十八次,雷擊四次,霜災三次,雪災兩次。

僅僅三十餘年,就受了這麼多災害,這些都是明明白白記錄在史書上的。

每次受災,都意味著百姓流離失所,無數百姓喪命。

放在史書上,可能就隻有幾個字:歲大饑,人相食。

而從永樂元年到現在,水災就高達一百多次將近兩百次,旱災也有近百次,地動數十次。

大明兩京十幾個省,南北直隸的災害是最多的。

(據《中/國災害通史·明代卷》的考究,終明王朝一代,竟共發生了3952次自然災害,以水災、旱災與地震為主。

三類災害分彆發生過1034、728、1159次,加起來約占整體災害次數的79.91%。

而北直隸與南直隸受自然災害的次數分彆為1339次與1004次,占據了明代受災次數的一半還多。)

平均每年都會受災數次。

這可能與兩京人口稠密,自然環境受到破壞有關。

當然,更多的還是跟多變的氣候有關。

所以在聽到於謙的話後,楊軒也是不由回憶起了洪武朝的氣候情況。



最新小说: 毒寵 屍尊駕到 福豔大特務 新代恒紀元 開局:忽悠準提接引修煉傳銷大道 顧少夫人是個嬌氣包 異界之五種藥劑當天才 四合院,我斷了易中海養老的後路 離婚後能預見未來的我賺翻了林銘陳佳 無法修煉的我隻好走私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