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一直都賣的有聲有色,幾乎每隔幾日都會收到幾張大的訂單。
這些訂單有本縣的,也有周邊的其它縣裡的,多數是商戶們訂來轉售。
這方麵是鄭海陽在幫著把關,他覺得訂單沒有問題的話就會應下,然後由鄭海華交給顧三娘來全權負責。
在開始的時候元暇是觀察過顧三娘的,觀察了一段時間過後,她感覺這個人不算無可救藥,也可以用,於是便和她簽了一份契約。
契約的大概內容是,顧三娘在接下來的十年內免費為她做事,儘所以的能力為她賺取銀錢。
而賺到的這些銀錢,元暇會拿出來一半捐獻給縣衙,最終用在百姓們的身上。
那次的山塌事件太過殘酷,不僅導致曲陽縣的人口減少一大半,還讓整個縣裡當年顆粒無收。
好在魏徴建造冰廠及時,又組建了兩支商隊運輸去周邊縣裡交換,這才換到了大批糧食。百姓們有了糧食吃,這才沒有製造彆的混亂。
如今經過兩年多的修身養息,曲陽縣已經漸漸恢複了原來的模樣,人口也增加了一些。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鄭海陽與顧三娘接觸過家次,還挺欣賞她的,在年初時兩人成了親,於是她便搬去了縣裡住。
還有相思結的作坊,做工的婦女就有兩百人左右,也算是幫忙解決了一些人的生計……
元暇神采奕奕的講著,講到開心的時候就手舞足蹈,講到難過的時候便把頭靠在魏徴肩頭。
魏徴不做聲,摟著她的肩膀靜靜的聆聽,手中無意識的把玩著她的一縷秀發。
等聽到她說這兩年與娘家疏遠了許多,已經有一年多沒回過娘家時,魏徴皺著眉無聲歎了口氣。
看她此時這委屈的模樣,她母親當時病的事情應該是一直瞞著她的,要不然她應該是感到愧疚難當才是。
魏徴倒是很早就知道嶽母病了,不止知道所有的內情,還親自去幫著尋過幾味藥材。
那時嶽父和大舅哥剛到縣裡沒幾天,有一天突然收到了柳氏求人給他們捎的信兒,當即就跟他打了招呼,說家裡出事了,要立馬回去一趟。
兩人回去了七八天,七八天後又回了縣裡,還請他幫忙買幾味重要的藥材。他那時這才知道,原來是嶽母想不開跳河了。
等問清楚了情況後他當即就坐不住了,原來嶽母會想不開,竟然還是因為元暇。
她起先是因為元暇壞了名聲去與人爭執,結果被人家諷刺,回去後就得了心病。
後來傳的越來越離譜,為了堵住那些人的悠悠之口,她一怒之下就去跳河了。她想去以死,跟眾人證明女兒的清白。
要不是柳氏發現了她不在家後,第一時間就求族中的裡人幫忙找,就要釀成了悲劇了。
那時大舅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和他說,嶽母當時的情況格外凶險,家裡都已經做好了辦後事的打算了。
幸而她幾日後醒了,情況也穩定住了,一天一天的在好轉。隻是苦了柳氏,剛得知有了身孕便又小產了!
他那時不忍心讓元暇知道此事,便請大舅兄幫著瞞住元暇,怕她知道後會承受不住。也打算回去接元暇到縣裡住段時日,開導開導她,以免她也尋短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