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各自的準備
劉泰在東海國的邊遠之地駐紮休息了一天,畢竟將士們重新腳踏實地需要稍稍休息。
同時,劉泰也派遣士卒去探查周邊郡縣,確定自己下一步的進軍路線。
自己這一次已經繞道到苟晞身後,這本身就是自己的最大優勢。
戰爭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接下來便是從後方對苟晞進行襲擊即可!
這時的苟晞多少有幾分誌得意滿,因為他幾乎兵不血刃便是輕鬆拿下了琅琊郡。
多少是因為琅琊郡對劉泰來說,這地方更多的是作為自己與苟晞的緩衝地帶,沒有多少的將士駐守。
與此同時,琅琊郡的世家基本上都逃到了司馬睿的麾下,琅琊郡的百姓都被劉泰遷徙到了青州與泰山郡,可以說這一處地方,也就隻是剩下來了地皮的價值而已。
當然,琅琊郡這一塊地方,倒也不是不好,若是好好開墾,也不是沒有發展潛力。
但問題是,這一片與東海國接壤,相互之間幾乎是一馬平常,沒有任何的天然防線。
說到這裡,倒小提下抗戰,實際上那時代選擇抗戰的精英特彆多,某種情況下來說是因為日寇體量太大了。
但是當初擴展的空間到底流了下來,再加上近些年泰山郡相對來說比較的安穩,再加上自己對苟晞多少有那麼一點點的戒心,在這樣的情況下,新泰的資源儲備還是比較豐富的。
按曆史來說,所謂精英階級本來應是跟侵略者合作,成為侵略華夏文明的帶路者才對。
但偉人卻清楚看到本族地主與資本家,在麵對日寇時,居然是日寇無法拉攏,但自己可以拉攏團結的階級,這才是真強大!
所以,劉泰手下跟著劉泰一路起義過來的,自然沒那麼多想法,劉泰都勝利了這麼多了,他們早就習慣把劉泰當做神來看,隻要劉泰不出現大敗,那麼劉泰的命令便是無條件執行。
但如果自以為很了不起,主動向外麵擴展,那現在南北夾擊,那自己反而會捉襟見肘。
至於世家則是覺得劉泰是這個時代的項羽,一路橫衝直撞無人能擋,但因為不重視世家,所以隻能算是潛力股,甚至把劉泰當做是跳板,隻不過現在看了看周圍一圈,也都沒有見到什麼名主,能夠把劉泰給乾爆掉,所以現在暫時繼續向混著。
但他們就是膝蓋軟,見到大勢將傾,絕大多數選擇的都是先跪下來保證自己的財富再說。
而漢人精英階級投靠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在他們看來隻是在這時代丟一點臉皮,但是等到自己拿到了筆杆子,到時候史書上記載得可就是,良禽擇木而棲了。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能統治華夏的異族都是民族數量較少的異族。
畢竟於藥對自己的定位還是非常清晰的,自己不過隻是個普普通通的將領。
畢竟,苟晞也知道泰山郡現在雖然處於劉泰的勢力的邊緣位置,但當初可是劉泰的起家之地,苟晞相信泰山郡絕對被劉泰開發得相當不錯,若是自己能一口氣吞下,那自己就又能夠順利成為真正的一路諸侯了,甚至通過泰山郡為跳板,吞下整個兗州也說不行。
更不要說當初劉泰到底選擇放了自己,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算是不殺之恩了。
而在漢奸的利益被徹底榨乾後,日寇自己就能直接弄套行政體係過來,繞開所謂精英階級,這就讓他們跟日寇間根本不像古代少數民族侵略華夏一樣能形成某種共同利益。
因為邵續說到底是晉人,而劉泰在他看看屬於匈奴人的鷹犬,多少惹人嫌棄。
divcass=”ntentadv”而這個身份就決定了很大一部分從底層爬起來武人,對劉泰多少有幾分發自內心的抵觸。
對於底層的百姓們來說,他們在亂世之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選擇,他們看到得便是異族來到了自己的土地為非作歹,屠戮廝殺,自己哪怕想要做奴隸都不得,這是多大的仇恨。
至於讓自己乾活,一開始心中自然有幾分的不忿,但是看著自己的頂頭上司苟晞一樣在那裡拉磨,凡是被抓的裨將也一樣一個每逃,自然心中也就不怨恨什麼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泰覺得自己與其把大量的士卒與資源砸在這裡,還不如把當地的百姓給遷徙走,讓他們建設青州與泰山郡,給自己獲取的利益更多。
苟晞看了看新泰,卻也沒有找到什麼太過薄弱的帶你,卻是對著邵續說道:
但是現在的話,就這,苟晞你信不信啊,才三萬將士,確定能拿得下泰山郡嗎?!
此刻,苟晞率領大軍到達新泰城下,與於藥等將領相互對峙。
新泰這座縣城,在苟晞看來雖算不上多麼的高大,但也有護城河與士卒駐紮。
畢竟隻要這些少數民族想要治理華夏,那依舊還需要依靠漢族本族精英來統治。
“得令!”邵續近道了褚翜的話,卻是點頭回答,馬上便是過去打造攻城武器。
當然,這種事情在整個曆史上都是如此,精英階級明明掌握整個國家最豐富的資源。
這讓底層百姓心中往往產生了樸素的民族概念,孕育起民族的氣節。
若他們中有人的才能得到儘情的釋放,從而順利爬到頂尖的位置,那麼他們自然而然會成為反抗異族的核心,像魏晉南北朝的乞活軍流民帥,這些人往往成為了反抗異族的主力,而北宋時期的嶽飛出自佃農,明末的李定國出身流寇等等,都是相應的例子。
苟晞看著新泰城之下的將士們,一個個精神飽滿的進行巡視,卻是不由皺起眉頭:
說實話,如果劉泰的身份換了是劉琨,這時候苟晞麾下的將領都是哭著喊著要歸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