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鄭略的未來
王羲之與王度兩人一路乘坐著官船,從津口入漳水,過河間郡,安平國,巨鹿郡等地。
這北段永濟渠因為依托漳水,相對來說隻需要進行拓寬與清淤,亦或者在高地落差處建立水閘,建立起來要容易許多,也是先完成了漳水這段工程。
所以王羲之與王度兩人在官府港口停下來,準備下船之時,船上船頭過來道:
“王進士,可需要我們放下一隻小船,供您到對岸港口?”
“哦?”王度聽到船頭的話,開口道,“船家你這是準備趕人了?”
“王進士說得是哪裡話,就算借給我兩膽也不敢這般胡為啊!”船頭連忙開口道,
“隻不過,對岸港口是世家修建,對比官家港口奢華貴美,多是世家子弟有所來往。
在官家港口下船,多隻提供重口餐食,不如對岸餐食精美,不過王進士你肯定免費的。。”
“逸少,我囊中羞澀,怕是去不了世家的港口享受美味了”王度不由說道。
畢竟隻有在糧食充沛的情況下,才能發展經濟作物,否則必然會導致社會的動蕩。
“你們做什麼,我乃新科進士王度,這乃是大漢治所,漢王腳下,若行逆亂之事,定然會被朝廷嚴懲!”
王羲之聽到這,從王度身後走出,從容道:“某乃琅琊王氏王羲之,請勿為難王兄。”
所以這邊的環境相對臟亂差,而且提供食物也都以重鹽為主。
這就需要他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查訪,以及一條支流一條支流的探查。
明天我去陳大夫那裡報道後,便順路去褚尚書的府邸投遞名刺。
隻不過這樣就需要拿下黃河以南,甚至長江以南,來耕種糧食作物才行。
“莫要自謙,怎麼說你也是進士及第,定然有被漢王所欣賞的!”鄭略開口道。
“我們這些留在鄴城的進士基本上歸入陳遠大大夫的麾下,作為巡查禦史,若見貪汙腐敗,有直接參奏之權,當然,還要順手寫下所在範圍的日誌,作為工作參考。”
所以褚翜自己便能當做一個黨派,以褚翜自身為樞紐而形成的絕對政治團體。
不過在離開前,鄭略倒把自己因是狀元而得到賞賜的庭院鑰匙交給王度,表示在鄴城先去自己的庭院中先作為落腳之地,正屋留給自己,你就幫我打掃打掃,免得我回去時都是灰塵。
一般為官三年時間,身為官員一般都會有自己的房屋,就算沒有,朝廷也會分配給你跟品級相等的房屋。
雖錯過了考舉,但若是想出仕大漢,我可寫一份推薦信,引薦給尚書令褚翜,相信褚尚書定然會照顧好你的!”
“運氣運氣!”鄭略道,“是大王重視事實策論,所以才僥幸被我撿到狀元,若殿試換成考文章或者詩詞,我怕連進士及第都未必能獲得。”
這未必是褚翜結黨營私,而是因為褚翜的身份實在有些太特殊了。
畢竟朝廷分配的房子是跟著品級走的,什麼樣的品級就會安排什麼等級的居所。
“原來,你殿試是這般破題的,難怪被漢王所欣賞,如今我再回過頭來,發現我滿篇文章甚至算不上言之有物!”王度忍不住開口道。
“界矩?”“子器!”兩人都非常欣喜此次的相遇,而且是這般不經意。
當然,這時代到底世家子弟多,一般上也不需要等到朝廷分配房子。
畢竟士族中能出這麼個腳踏實地的人真的不容易,褚翜覺得把鄭略培養起來,不指望真的成為尚書令,但至少成為未來的大司農還是有七八層把握的。
“我亦不是貪嘴之人,而且說不定還能嘗一嘗重口的豆腐腦!”王羲之笑道。
當初自己不一樣是跟著他擠在一個客棧裡麵,就算泡澡都還是一起去泡的呢!
從鄭略手中接過鑰匙後,王度便與王羲之兩人快速向著鄴城而去。
聽著王度的感歎聲,王羲之不由道,“這兩岸的渡口,難道不都是朝廷的嗎?”
而鄭略能知道這一點,也是褚翜過來提點了鄭略。
當然在劉泰看來,與其花費大力氣引河流彙入河流,還不如多多想辦法尋找更適合當地耕種的經濟作物。
王度聽到這聲音,不由自主的轉過頭來,正好見到鄭略。
而褚翜對鄭略的提醒,足以讓鄭略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灌注到這件事情上來了。
王度此刻果斷站在王羲之麵前,神色嚴肅的看著幾人威嚇道。
而且也有退役的士卒進行巡邏,至少不需要擔心安危。
當然,要是真把長江以南拿下來,那發展水道,尤其想辦法弄來占城稻才是硬道理,到時候華夏百姓的人口,說不定還真就能在封建時代就順利破億了。
“這就是琅琊王氏嗎?”王度這位落魄寒門,第一次明白了琅琊王氏這四個字的意義,然後低聲對王羲之道,“漢王出身虎賁校尉,虎賁衛便為漢王親兵。”
隻不過,劉泰的這想法,鄭略並不知道。
“我們乃虎賁衛,奉命過來邀請琅琊王氏王羲之公子的。”
“逸少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考舉的狀元魁首滎陽鄭氏鄭略,界矩,這位是琅琊王氏的王羲之王逸少。”這時候的王度作為雙方的介紹人,馬上說起來。
但若這邊跟對麵世家津口雕欄玉砌美酒佳肴一樣,這邊可經營不下去。
雖然他提出以永濟渠為核心的耕種計劃非常好,但鄭略並沒解決掉如果按照他的方案實施,那水源應該怎麼解決,這些終究是繞不開的問題。
王羲之正想對王度回答,在這時他們的麵前卻有幾個人包圍了上來。
我有些明白漢王為什麼點鄭兄你為狀元,因為你真大才啊!”
他即代表世家利益,同樣他又是元老派的一部分,甚至就算軍史體係,在習參軍沒來之前,也都是他主持的。
“我總感覺我就是那個被漢王僥幸選拔上來的人!”王度不由感慨。
畢竟對這時代的人來,所追求的那可都是名留青史,而鄭略非常明白,要是自己能完成這一整個自己在殿試提出來的策論,那名留青史就等著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