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真的喜歡聽那些批評的話語,楊廣也不例外,他感覺到蕭皇後聰慧,要不是他,這一次楊素也不會那麼快低頭。
二皇子在她那邊,其實教育的也不錯。
偏偏有這迂腐的人還在批評,不過這陳禦史人雖然迂腐,但人無完人,還是留下吧。
總要讓他看看,一兩銀子十斤鹽的時候。
彆人都笑話自己昏庸,不懂庶務民情,但是鹽真的可以大量的生產。
“把那侍郎王朝貴和小吏再叫過來,順便把我前些日子讓準備的東西都拿出來……”
這幾日陛下有些奇怪,要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李山雖然有些為難,但人仰馬翻之下,還是把隋煬帝要的東西都湊齊了。
隻是,他也搞不清楚,陛下要那些東西乾嘛?
王朝貴和那小吏再一次進宮,這一次還有辭官被拒絕的陳禦史,加上蕭國公以及蕭山,都被叫到宮裡來。
這些人見麵的時候,都有些吃驚,以為他們搞不清楚陛下這一次叫人進宮,到底是為什麼
“眾位大人請隨我來……”
李山這一次把所有人,都請到後宮一個房子裡,在那房子裡有幾個很奇怪的大鍋。
那些鍋和一般的鐵鍋有些不一樣,很平,很大。
而在那些鍋的底部,都被堆砌成灶的模樣,一字排開足有三四口大鍋在那裡,他們進去的時候,居然看到一身粗布衣衫打扮的蕭皇後和隋煬帝。
一番跪拜後,楊廣讓人挑來了幾個水桶,那水桶裡裝的卻是那小吏十分熟悉的鹵水。
這鹵水是從鹽井中打出來的,用來製鹽的原料。
“你過來,你來說一下,你們鹽井裡平日裡怎麼製鹽?”
楊廣指向那小吏,嚇的那小吏忙跪在地上。
“啟奏陛下,鹽井製鹽,都會把地下的鹵水人工背上來,然後倒進鹽田裡靠著風吹日曬,天氣好的時候五到七天就可以出鹽,天氣不好的時候,一般得半個月出一次鹽……”
那小吏是一直在鹽井上,對於製鹽的流程十分熟悉,什麼時候出的鹽最好,什麼時候鹽的產量最高,他是一清二楚。
不過所有的鹽,因為產量低那是因為,一般鹽田出鹽最快也得五天以上。
遇到天氣不好,十天半月,甚至一個月都會有的。
所以不但要有鹽井,鹵水,還要有大塊的鹽田,有時候一個鹽井附近幾十裡都是鹽田,即便這樣,因為時間的限製,產鹽也是有限的。
那小吏娓娓道來,把鹽的生產為什麼產量低,為什麼鹽的價錢貴,說的一清二楚,眾人不住的點頭。
“不錯,看來你是真的製過鹽的,那好,你且看看,寡人和皇後娘娘怎麼製鹽……”
楊廣笑著示意蕭皇後,把那半桶的鹵水,用水瓢一瓢一瓢的舀進那種平底的鍋裡,而他則直接提起桶來。
“陛下,讓奴才來……”
一邊的李山已經搶著過去侍候,而那些小太監都圍在周圍,生怕楊廣累著。
“今天寡人就變一個戲法,讓你們開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