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隻有蕭家的幾個子侄,幾杯酒下肚後,蕭國公臉色微紅,他這是高興,在看自己的兒子蕭翎,卻是感慨萬千。
“以前,我不準蕭翎在朝為官,我讓你借口打理庶務,培養我們蕭家的死士,因為我知道,等到我不行了後,那些死士說不定能保住我們蕭家的血脈,也許能護住太子一命……”
“爹爹,你喝醉了!”
蕭翎臉色一變,警覺看了一下四周,雖然沒有人,屋子裡也都是蕭家人,但這話終究有些不妥當。
蕭國公這樣說,那意思就是不相信任何人,為蕭家為太子留後手。
這也是大逆不道的重罪。
“我沒有醉,蕭翎你不知道,陛下是天子,不是池中之物,太子有福了,有陛下在,這大隋的江山會蒸蒸日上,總歸不會像我想的那樣壞……”
蕭國公是感歎萬千。
他們蕭家也是大世家,家中的族人和遠房的親戚沒有一千也有五百。
加上仆人和奴才足足有一千多人,這還不談那些依附蕭家過日子的人,所以蕭國公曾經規劃過這些人的後路。
所以二兒子蕭翎就一直在減少他的存在感,讓他借口處理蕭家庶務,其實在秘密的準備他們後路。
萬一楊素謀反,蕭家和太子怎麼辦?
但是今天看到隋煬帝給出製鹽的法子,還有楊廣曾經給他喝的那些東西,彆的不知道,但是蕭國公卻一清二楚。
他的命是隋煬帝給的。
為了蕭家的那麼多族人,他本來一直都下不了決心,但是今天這製鹽的法子,卻讓蕭國公一下子清醒過來。
陛下如此英明睿智,這大隋的江山,雖然外憂內患,但是困難總會過去的。
此時在陛下用人之際,蕭翎應該站出來,為陛下出力才對。
楊家雖然有不臣之心,但是有陛下在,楊家被收拾是早晚的事情,到時候蕭家輔佐陛下有功勞。
蕭皇後和太子的位置就更加穩當了。
陛下這製鹽的法子,足以改變大隋國庫空虛,國力不強的局麵。
“謹遵爹爹的教誨,陛下聖明,是蕭家的福氣……”
蕭翎也從蕭山的眼裡看到敬佩之色,在聽蕭山在一邊連連稱讚陛下今天的一些舉動,他想起那天陛下來蕭府的事情。
在看父親的舉動,馬上站起來,像蕭國公做了保證,蕭家從今天開始,將用儘全力輔佐陛下和太子。
那一壇女兒紅被送到宮中的時候,隋煬帝還沒有休息,因為楊淑妃求見。
原本的楊淑妃在宮裡地位非常高,隋煬帝隔三差五的都在住到她宮裡去,而各種賞賜更是源源不斷。
整個楊淑妃住的天賜宮,也是大興宮中布置最奢華的地方,比起蕭皇後住的地方,有過之無不及。
但是自從二皇子被蕭皇後帶走後,隋煬帝就沒有踏足過天賜宮,這樣楊淑妃幾乎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