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才情,他自我感覺還算良好,但在李小曼麵前,他同樣要甘拜下風。
這份才情,小說界獨此一家,無人能及。
小說講述了楚留香在京城偷了金伴花的白玉美人後,在自己的船上修養,可是,一具具屍體從海上漂了過來,楚留香發現死者都是江湖成名的高手?。
這無疑激起了楚留香極大的興趣。
在知道他們是神水宮的天一神水所害後,楚留香決定探個究竟。
天一神水被盜,神水宮的人懷疑是楚留香所為,於是他更想要揭開謎團。
在調查中,他經曆過諸多鬥智鬥勇,終於發現是自己的好朋友“妙僧”無花所為。
讀者們看到這裡,不禁想起了無花第一次出場的描寫。
“你最想見的人是誰?當今天下,誰的琴彈得最好?誰的畫畫得最好?誰的詩作得令人銷魂?誰的菜燒得妙絕天下?”
楚留香的話未說完,李紅袖已拍手道“我知道了,你說的是那妙僧無花。”
蘇蓉蓉溫柔一笑“我聽說此人乃是佛門中的名士,不但詩詞畫書,樣樣妙絕,而且武功也算是高手。”
楚留香點頭“豈止是高手,簡直可說是少林弟子中的第一高才,隻可惜他……他實在太聰明了,精通的實在太多,名也實在太大,是以少林天湖大師冊立未來掌門時,竟選了個什麼都比不上他的無相。”
重要角色先不現身,而是通過彆的人物的轉述來誘發讀者的想像,這是敘事學上的慣用招數。
讀者這才明白這段對白的含義。
最開始讀的時候,大家不明白為什麼要寫這些,但是大家明白了。
這段話非常重要,是在無花還沒出場的情境中已寫出了無花的風姿和命運,尤其是命運。
以無花之才,天湖大師不立他而立無相,已隱隱可見無花身上必有另一種令人不安的東西。
而對此,無花本應像李紅袖說的那樣“不會在意”,可是身世和野心令他對此是“很在意的”。
不過,這種在意卻不是左冷禪式或者嶽不群式的,而是無花式的。
孤舟上端坐著個身穿月白色僧衣的少年僧人,正在撫琴。
星月相映下,隻見他目如朗星,唇紅齒白,麵目皎好如少女,而神情之溫文,風采之瀟灑,卻又非世上任何女子所能比擬。
他全身上下,看來一塵不染,竟似方自九天之上垂雲而下。
這是無花出場時李小曼對他的描寫,可謂驚為天人。
一個人飄飄自後堂走了出來,素衣白襪,一塵不染,就連麵上的微笑也有出塵之意,正是那妙僧無花。
精通忍術,乃是東瀛人天楓十四郎之子。
這樣的無花,居然是最終boss,誰又能想到?
楚留香對無花有一個評價——你真是個奇怪的人,無論多卑鄙、多可惡的話,你竟都能用最溫柔、最文雅的語調說出來。
這之前,他們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隻可惜那時我縱然懷疑世上的每一個人,也不會懷疑到連琴聲都不願沾著殺氣的無花身上。
楚留香最後自己都非常意外。
而無花則依然麵帶微笑“你我的友情,如今所剩下的,已不如眼睛裡的沙粒多了。”
無花,死了。
很多讀者久久無法平息。
李小曼親自塑造了一個充滿魅力的角色,最後又毀掉了他。
看完《楚留香傳奇》係列之《血海飄香》,很多人對李小曼隻有佩服。
新派武俠小說之爭,可以結束了。
李小曼,當之無愧的第一!
除非,臥龍能寫出更好的,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