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還挺實誠。
一家寺廟前,小和尚從裡出來,婉拒想進去的兩人。
“兩人施主,實在不好意思,我們龔奉大師從不見客,你們若想參觀寺內風景,小僧可以親自帶二位遊賞,但若執意見大師,還是趁早打消這個念頭下山去吧。”
被一口拒絕的周星星不氣不惱,“我也不想弄得這麼麻煩,隻消你進去幫我帶句話即可,若大師仍不肯見我們,我們不多做糾纏。”
屋內爐火焚香得正旺,裡麵打坐入定的和尚在心無旁騖地敲木魚,嘴裡念誦經書。
小僧人躡手躡腳地進來,悄悄靠近和尚。
“龔奉大師,有個自稱狸奴的施主想見您,她帶了句詩,半歲伴於天子側,死後亦來念點滴。”
龔奉大師聽到狸奴二字,手裡撚著的佛珠停了下來,睜開眼,他混沌的朣孔呈放大狀。
她真的來了!
越朝統一至今,僧人代代相傳一個故事
大師遊曆講授經法回來,帶了一隻小貓,小貓幼態可愛,通人性懂人話,調皮好動,但也安分守己,不會亂跑。
某次天子巡查,在寺廟歇腳,路過花園時,見樹上的小貓在悄悄逼近一隻喜鵲,一步一步,不動聲息,行走一半,小貓打滑掉了下去,天子箭步過去接住它。
小貓在天子懷裡十分安靜,沒有半分掙紮,大師見小貓與天子有緣,當下送給他。
後來再聽到主仆死訊後,大師不喜不悲,隻是望著天空說了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它還會回來的。
大師的把故事抄在經書上,讓弟子們代代相傳,木箋老化,僧人就重新抄寫,一代一代,一遍一遍的謄寫。
時間久了,沒有人把這個故事當真,但抄寫它卻成為了寺廟的傳統。
龔奉大師起身一刻,小和尚驚了,喃喃自語。
“莫非她真的是書上寫的狸奴?”
寺門打開,一頭發半白的僧人出來,他五官分布十分均勻對稱,臉上布滿祥和。
老僧人混沌的雙眼就這樣不帶任何掩飾的,盯著站在前方的女孩。
隻見她一身紅衣長裙,原是乖巧的外表上此時帶著一絲嫵媚,尤其是她的那雙眼睛,睫毛濃密得像自帶眼線似的。
“你是——龔奉大師?”周星星率先打破這份寧靜。
“正是貧僧,施主前來尋我是有何要事?”
“啊,有件事想讓您出手幫個忙。”周星星考慮了下,把‘你’改成了‘您’。
畢竟人家這一世活的歲數就是比咱大。
說完她拿出和田玉,太陽照耀下,玉的表麵竟裹上一層淡淡的金光。
“這是?”龔奉大師定了定神。
“想請您幫我磨個玉。”
小和尚此時有些看不順眼,小姑娘何德何能,讓他虔誠敬仰的寺廟大師乾這種手工粗活。
“施主,我們這兒是寺廟,恐怕難以幫您。”小和尚委婉地說。
大師不好意思拒絕,這份得罪施主的事就讓他來做。
葉小怡也拉了拉周星星的衣衫,“星星,還是下山找一處磨玉匠吧。”
不料龔奉大師竟點點頭,“狸奴請求之事貧僧必儘心儘力。”
他雙手接過和田玉,“隻是需兩三日的時間,狸奴可願在寒寺小住?”
葉小怡吃驚,寺廟人才濟出到這個程度?還會打磨玉石。
“好,我也好久沒回來了。”周星星說完伸了伸腰,又恢複她平日裡那種慵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