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為何而來_詩劍江湖行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武俠修真 > 詩劍江湖行 > 第185章 為何而來

第185章 為何而來(2 / 2)

“羅兄,看來你不太了解這注詩大會,那就由在下,來為你好好解釋一番了。”

他暫時放棄了對楚煙的觀察,走上前來,靠近了夜無眠一些,把“注詩大會”的事情,跟夜無眠細說了一番。

原來,一年前,武功山人從金頂門的祖殿中,發現了一批前人留下的詩詞。

這些詩詞,都是寫武功山的。

這個重大發現,令武功山人激動不已。

要知道,國朝以前,武功山雖早已是道教名山,葛洪爺孫在此作道場,可是幾乎沒有詩詞名作傳世。

這也就造成了,武功山金頂門一脈,沒有屬於自己的專屬劍法。

其他名山大川、名門巨派,或多或少,都有前人專為此山此河、此人文景觀而寫的詩詞文名篇。

同時,也是因地製宜,靠著對這些名篇的研究,那些門派,才發展成為江湖巨擘。

比如借助王勃的《滕王閣序》,滕王宗興盛了數百年。

比如範仲淹一篇《嶽陽樓記》,讓嶽陽樓奮起直追。

不說這等巨派。

稍微差一些的衡山派,人家也有韓愈先生的“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一詩,威震華南。

廬山派,如今雖然沒落了,可曆史上,人家也是不缺劍法的李太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蘇東坡的“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讓廬山派的祖上也曾闊過一陣子。南宋朝朱熹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更是讓廬山派成為當時的江湖泰山北鬥。

可武功山,卻幾乎沒有什麼詩詞流傳。

這讓武功山人一直很尷尬。

這種尷尬的局麵,直到他發現了那批前人詩詞,才自以為被打破了。

“自以為……?”

夜無眠忍不住插嘴道“為何是自以為?”

見夜無眠聽得津津有味,尹台得意笑道,“因為他拿到的那批詩,都是沒有注解的。以武功山人的天賦,不經注解,根本不知道怎麼學。就算他學懂了,他門下的弟子,還不如他,就更是兩眼一摸黑了。所以,他很快意識到,即便拿到了這詩,也沒有打破武功山尷尬的局麵。”

彷徨了半年之後,武功山人作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他以金頂門的名義,在江湖上廣發英雄貼,約定半年之後,也就是嘉靖元年臘月二十八日,天下英雄齊聚武功山的金頂之巔,共同來注解他所發現的那批詩。

單個人可能因智力有限,才思有限,難以注出有水平的詩詞解,從而挖掘出詩詞中的武學真意。

但如果天下英雄,一齊來注解呢?

群策群力之下,是能夠注解出十分了不得的劍法招式的。

這樣的往事,曆史上並非沒有。

據尹台介紹,滕王宗曾經就搞過一次。當時的名稱叫詩注大會。所需注的詩隻有一首,即駱賓王的《詠鵝》。

《詠鵝》本是啟蒙詩,《詠鵝》的劍法,也隻是很一般的劍法。

但由於滕王宗絕佳的號召力,當時江湖上很多不世出的大佬都來了,爭奇鬥豔,貢獻才智,生生把簡單的《詠鵝》,給注解到差點勾動天地異象的地步。

夜無眠聽得入迷,忍不住想道“我所見過的能勾動天地異象的,也就隻有嶽陽樓的‘先天下之憂而憂’一招。可那是範仲淹先生憂國憂民的絕唱。”

而簡單到稚童張開就來的“鵝鵝鵝”,居然也能差點引發天地異象,這就不得不讓人感歎,眾人拾柴火焰高,以及天下英雄合謀之後,這注詩大會的力量了。

滕王宗的那次注詩大會,是絕無僅有的、不可複製的。

考慮到武功山人的江湖地位,這小小的金頂門,也不可能請得動什麼天下英雄。

來的人,應該絕大部分都是順通境,可能會有少部分逆通。

至於第三境的高手,想都不用想了。

哪個第三境,能看得上武功山人的那些詩詞?

尹台指著文嘉道“比如文兄,即便隻是第二境逆通境界,也看不上那些詩詞。就更彆提第三境了。”

肖乾雲突然插嘴道“既如此說,文二侄兒,你看不上那些詩詞,還來參加注詩大會作啥子?”

尹台替文嘉答道“肖叔,文兄可不是來參加注詩大會的。他是來祭祖的。”

“祭祖?”

在眾人目光的注釋下,文嘉仰天悠悠吟誦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為國捐軀,以死明誌的南宋朝宰相文天祥,正是小可的祖先,小可來武功山,正為祭祀文天祥而來!”



最新小说: 重生後擺爛,禽獸家人們全都瘋了 慘死後重生在七零,開局先刀養妹 群穿後我成了大佬們的團寵 冰封末世:校花?我家真塞不下了 紅色權柄 闌珊背影處 穿越古代當反派,隻想躺平 開局偶遇饕餮,修煉長生功 半妖飼養手冊 這個世界的土著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