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泰二年五月初四,皇帝楊興頒布了一道至關重要的詔令,命令獨孤青石將軍率領精銳部隊即刻返回長安。
這一決策暗含著長安城的微妙局勢,既非李裕所能完全掌控,亦非李燁所能隻手遮天。
一旦獨孤青石的軍隊抵達長安,無疑將掀起一場不可預知的政治風暴,從而牽動整個北方大地的格局。
眼下的北地局勢本來已經相對明朗。
李裕一方,憑借朝中重臣的鼎力支持,已穩固控製了洛陽、司州、朔州等地。
而李燁則掌控著幽州、冀州、並州三地,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此外,獨孤青石手握重兵,對雍州、秦州擁有絕對的掌控權。
隴西獨孤家坐鎮涼州,南陽盧家則掌握豫州,名將伊開山更是穩守徐州。
原北周大將徐則自立為王,割據西州。
長安城內即將上演的爭鬥,使得北地局勢再次陷入混亂,新一輪的內戰似乎一觸即發。
隨著長安城內的動蕩,天下形勢風雲突變,各方勢力亦開始顯露其野心和策略。
五月初十,東突厥十五萬大軍悍然入侵並州;五月十一,高麗再次侵擾幽州遼東郡;五月十二,南陳兵分兩路,直逼豫州和徐州;五月十三,西蜀和西秦兩國亦在北周邊境屯集重兵。
這五方勢力均試圖在北地局勢未定之際,為自己謀求更大的利益與地位。
義泰二年五月十四,北周皇帝楊興再次頒布詔令,命李裕承襲漢王爵位,佩戴象征天子身份的十二旒冕,懸掛天子旌旗,以示其即將禪位於李裕。
這一消息震驚了天下,隻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長安城內卻出奇地平靜,仿佛未曾掀起任何波瀾。
與此同時,北周各地發生了一連串震撼人心的事件。
西蜀軍隊按兵不動,與北周左路軍的副將秦離在兩國邊境形成僵持之勢。
在涼州,久已隱退的獨孤萬山,迅速集結十萬大軍,主動發起對西州的猛烈攻擊。
在幽州遼東郡,羅燦率領八萬精兵,挺身而出,抵禦高麗軍隊的入侵。
突然康複的李信帶領並州軍,在薛儼的室韋騎軍配合下,抵禦這東突厥的猛烈進攻。
張動率領五萬精銳部隊進駐徐州,協助伊開山抵抗南陳兵馬大將軍燕天嘯的猛烈攻勢。
而李燁更是親自率領親衛軍直羅三騎出現在豫州,與盧象攜手對抗南陳征西將軍費無及。
實際上,這一係列的謀略布局皆出自李信父子三人之手,背後真正的策劃者乃是李燁的先生,陸機。
自從李燁堅定決心要終結這個動蕩的時代,這個計劃便已悄然施行。
李燁曾明確表示對皇位並無興趣。他的初衷僅僅是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他深知自己的父親李信亦抱有同樣的願景。
因此,在李信封王之前,父子三人共聚一堂,商議將這份沉重的責任托付給李裕。
經過深思熟慮,李信和李燁均表示讚同這一提議。
那場看似不歡而散的深談,實際上是他們精心策劃的煙霧彈,意在製造李裕與李燁之間的隔閡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