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萌小知青的吃瓜日常!
吃過晚飯,一家人都來到了陳書寧的房間。
秦雅蘭是過來幫陳書寧收拾行李的,她想早點幫女兒收拾好,秦雅蘭也是心疼陳書寧坐了那麼多天火車,想要早點收拾好讓女兒也好早點休息。
陳鐵軍則是因為媳婦在這,自從孩子們長大,一個個相繼離開家後,兩口子的感情越發好了。
再有陳鐵軍也是舍不得陳書寧,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閨女馬上就要成彆人家的了。
雖然女婿個人和家庭都很好,也是京市人,將來基本上也是要調回京市的,這樣一來女兒也是要跟回來的,可作為一個老父親,陳鐵軍還是會舍不得女兒出嫁。
他心裡有著濃濃的不舍和擔憂,他不知道女兒去了婆家那邊會不會受委屈,會不會不適應那邊的生活。
主要是他見識過自家媳婦受婆婆氣的過程,遠嫁過來的媳婦並沒有因為身在異地,遠離家人而得到他家人的關愛。
反倒是因為孤立無援而被公婆妯娌聯合起來打壓欺負,那場麵真是讓人心疼。
他永遠忘不了媳婦半夜偷偷在被窩裡抹眼淚的樣子,忘不了她那委屈的眼神。
雖然他一直是無條件站在媳婦這邊的,可在陳鐵軍的心裡,還是覺得是因為自己,讓媳婦受苦了。
他常常會想起那些夜晚,可是這個年代孝道大於天,雖然他在極力的維護媳婦,可作為兒子也不能去說自己父母的不是。
他又不是個能說會道的,也說不過家裡那些兄弟,更不好直接去找兄弟媳婦說事。
於是就隻能拚命的對媳婦好,他覺得自己很沒用,並不能為媳婦做些什麼,隻能在一旁默默地看著,心裡充滿了愧疚。
也正是這份愧疚感讓陳鐵軍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妻管嚴,媳婦的話那就是聖旨,說一不二。
他從來不違背媳婦的意願,不是不敢,而是不舍得。
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他都會征求媳婦的意見。
他也從不和媳婦吵架,因為他知道,媳婦在這個家裡已經受了太多的委屈,他不想再讓她難過。
有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有些過分遷就媳婦了,可他卻無法控製自己的感情。
他知道,隻有這樣,才能讓媳婦感受到他的愛和關心,才能讓她在這個家裡過得更開心。
陳建黨則是純屬來湊熱鬨的,因為他想得開,在他心裡姐姐早晚都是要嫁人的,區彆隻是在於嫁給什麼人罷了。
而他姐如今要嫁的賀大哥,在他的眼裡可是最好的,就他姐借給賀大哥完全都不用擔心。
就依著兩人如今這個相處狀態,他反倒是有些擔心賀大哥會不會被欺負,所以這會兒屋裡最輕鬆的就要數他了。
陳書寧將包裹裡的東西一樣樣都拿出來,她並沒有帶多少衣服回來,反正兩人這次回來就是要結婚的。
結婚嘛,買些新衣服也是應該的吧。
所以陳書寧帶回來的兩個包袱裡基本都是給這邊親人帶的禮物。
有給母親秦雅蘭的東北那邊特有的林蛙油,也就是雪蛤,這個可是女人美容養顏的佳品。
還有給父親陳鐵軍準備的泡酒的人參鹿茸什麼的,這些東西都是黑市的黑子孝敬寧嬸子的好東西。
當然陳書寧可不會這麼跟家裡人說,對家裡人的說法這些都是她淘寶掙來的錢,去黑市淘換來的。
給弟弟陳建黨的是一本介紹家具製作的古籍,這樣的書籍存世比較少,在這個動蕩的年代更是被損毀了很多。
如今在廢品收購站工作的陳建黨就更知道這些古籍的珍貴。
接過古籍的他小心翼翼的雙手捧著放在眼前端詳,即便心裡再好奇裡麵的內容,卻也沒敢翻看,而是打算明天去收購站請師傅給看看。
如今的陳建黨拜了個在廢品收購站工作的老師傅為師。
在建國前,這位老人是一個知名當鋪的掌櫃,他對古董字畫方麵的研究頗為深入,在業內頗有聲望。
然而,戰爭的爆發卻打破了老人一家的寧靜生活。
老人的家人都不幸死在了敵人的轟炸中喪生,隻有當時在城裡工作的他幸存下來。這場災難讓老人孤身一人,他的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無助。
家人的慘死讓老人對敵人充滿了仇恨,他決定要為逝去的親人報仇,可他卻隻是個文弱書生。
所以在解放戰爭期間,老人毅然決然地偷偷做著支援黨的工作,將全部家產和掙來的錢都偷偷換成了糧食和藥品支援人民軍隊。
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資源,為解放軍了大量的情報和物資。他的勇敢和智慧為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因此在解放後受到了領導人的接見和表彰。
本來,老人可以安享晚年,過上平靜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運動開始之後,他心中那份對文物的熱愛卻讓他無法安享晚年。
他知道,許多珍貴的文物被埋沒在民間,這些文物不僅是曆史的見證,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而這些曆史留給人類的瑰寶卻在運動開始後受到了滅頂之災。
所以如今的老人,他想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為保護這些文物出一份力。
於是,老人毅然決定來到廢品收購站工作。
當時老人的這個選擇讓他遭受了許多人的誤解和嘲笑,他們認為老人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來收破爛。
然而,老人並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他要用自己的雙手,為國家找回那些失落的文化遺產。
在廢品收購站的工作中,老人每天都在垃圾堆中尋找著可能的文物。
他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仔細地辨彆著每一件物品,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
有時候,他會為了一件文物而奔波數日,有時候,他會為了保護一件文物而與人發生爭執。
就這樣在人們的誤解和嘲笑中,老人依舊堅持自己心中的那份對文物的熱愛,直到陳建黨的出現,讓一隻孤立無援的老人看到了希望。
他從這個少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於是老人便主動收了陳建黨當徒弟,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所以陳建黨在拿到這本古籍的第一時間,就想著要拿給自己的師傅看看。
陳書寧給家人準備的每一件禮物都十分的用心,代表著陳書寧對家人的思念和關愛。
秦雅蘭看著女兒帶回來的禮物,心裡感動不已,可是節儉慣了的她嘴上還是忍不住埋怨“你這孩子怎麼淨亂花錢,這些東西看著就不便宜。
你說你有這個錢買點衣服穿不好嗎?年紀輕輕的小姑娘,穿的比我還素,這哪像要結婚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