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寧回來的時候車上已經坐了不少人了,周繼紅就赫然在列。
看著她身邊的竹筐,顯然這次黑市之行的收獲頗豐,以至於陳書寧這邊剛坐上車,周繼紅就一臉興奮的拉著陳書寧的手連連道謝,說是謝謝陳書寧帶她找到了那麼好的地方。
車上除了知青可還有不少村裡人,雖然大家都知道知青們經常去黑市買東西,就是村民偶爾也會去那邊轉轉。
可是像周繼紅這樣明目張膽的說出來的卻是沒有,弄得車上的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
陳書寧默默地抽回自己的手,臉色微微一紅,露出一絲尷尬的笑容,輕聲說道“周知青,你真是太客氣了,其實那地方很多人都知道的。
我們村裡人條件有限,雖然每年不用買糧食,但油鹽醬醋這些生活必需品還是要買的。
不去那裡,又能去哪裡呢?”
她的聲音中帶著些許無奈,似乎在為村民們的生活狀況感到惋惜。
陳書寧這番話,讓自己與村裡人站在了一起,車上的幾個嬸子大娘聽了,心裡頓時覺得十分溫暖。
她們心想,這小陳知青真是個善良的好孩子,瞧瞧這話說的,不就是這麼個理兒嗎?
他們農民們整日辛苦勞作,累死累活地種地,可到頭來,為了買點油鹽醬醋,還得偷偷摸摸地去黑市,花高價購買。
這讓他們上哪兒說理去呢?這一番話,道出了農民們的心酸與無奈,也讓人對他們的艱辛生活深感同情。
周繼紅本是因為陳書寧和顧心怡甩開自己獨自離開而生氣,想要通過這些話離間陳書寧和村裡人的關係的。
以她這段時間跟村裡人接觸來看,這些村裡人不但小氣,嫉妒心還強,要是看你吃好的或是穿好的都要說上幾句酸話的。
就好像剛剛一上車就有幾個老太太拿她這身新衣服說事。
隻是周繼紅卻沒想到她的算計被陳書寧三兩句話就給化解了。
最可惡到是說完這話的陳書寧轉頭就去跟那幾個村裡老太太說話去了,明顯一副不想搭理她的樣子,這讓周繼紅一口氣堵在胸口上不去也下不來的,十分難受。
通過這件事陳書寧也正好明目張膽的不再去理周繼紅,轉而興致勃勃的跟村裡大娘們聊起了家常。
顧心怡回來的比較晚,她剛一上車趕車的楊大爺就揮起鞭子往回趕路了。
一上車顧心怡就神秘兮兮的拉著陳書寧小聲說道“今天運氣好買到了一塊上好的牛腩,晚上吃牛腩煲,怎麼樣?你家那位方便嗎?要是不方便就去你那做?”
陳書寧明白顧心怡這是顧慮賀朝陽的傷勢,說實話她也怕賀朝陽坐久了累著,於是想了想回道“不久坐應該沒事,要不還是在你那邊吧,這樣賀大哥累了也可以直接回去休息。
正好我買到了一扇羊排,晚上辛苦您再做個紅燜羊排?”
作為一個美食博主,做飯這事顧心怡倒是不打怵,痛快的應道“行啊,回頭再去村裡換隻雞,給你男人燉個雞湯,就你那羊肉可不適合傷患吃。”
陳書寧光想著好久沒吃到顧心怡做的紅燜羊排了,還真的忘記了羊肉不適合外傷病人。
她這個做人媳婦的還不如人家顧心怡想得周到,有些汗顏的吐了吐舌頭,說道“那行,回頭我去村裡換隻雞,你負責做。”
牛車就那麼大,兩人說話的聲音再小,坐在旁邊的周繼紅也能聽到兩人的對話,隻是兩人誰也沒提邀請她一起。
可是要讓她自己主動提出參加,當著這麼多農村婦女的麵,她又覺得有些丟人,於是就這麼氣鼓鼓的盯著陳書寧和顧心怡兩人。
不過兩人都默契的誰也沒理她就是了。
牛車回到青山大隊的時候,送煤的卡車早就到了,這次看門的瘦小男人也跟著車一起過來了,加上黑市那邊帶來的裝卸工和男知青們正在知青點大門外忙活著卸車。
賀朝陽也站在門口,身邊是已經裝好的一竹筐一竹筐的煤,高宏遠幾個正幫忙一筐筐的往後院運著。
陳書寧這邊用的都是去年杜前進給送煤時候的竹筐,一筐筐的稱重和運輸都很方便,所以第一個卸的就是陳書寧那份。
其他人都是一堆堆的堆在一邊,到時候需要一筐筐的往柴房裡倒騰,速度會比較慢。
看著賀朝陽的臉色還算不錯,陳書寧就讓他繼續看著,自己則是將買的東西送回到屋裡,又將羊排給顧心怡送過去,然後就去村裡換雞去了。
村子裡雞養的最好的就是楊奶奶,所以陳書寧也沒去彆人家,直接奔著楊奶奶家去了。
再回到知青院的時候,陳書寧滿心歡喜,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雞。
她邊走邊想著,今天他們後院既有牛肉又有羊排,可以說是十分豐富,不過這樣一來也不好隻給前院送一碗雞肉。
於是,陳書寧打定主意,多買了一隻雞送給前院,讓他們自己做著吃,也算是還了大家幫忙搬煤的人情了。
走到大門口,她沒看到賀朝陽的身影,他身邊的煤也都不見了,看來都已經搬回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陳書寧心中湧起一股感激之情,她直接將一隻雞遞給了還在幫彆人搬煤的王梅香。
“梅香姐,真的太謝謝你們了,朝陽哥身上有傷,還多虧了你們幫忙搬煤,不然我一個人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你看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大家,就買了隻雞,麻煩梅香姐幫忙做一下,算是我感謝大家,給大家改善夥食的。”
陳書寧的話語中充滿了真誠和感激。
王梅香接過雞,微笑著說“書寧,你太客氣了。
大家都是知青,互相幫忙是應該的。”
王梅香雖然嘴上說得客氣,可是接雞的動作卻是絲毫沒有猶豫,笑嗬嗬的接著說道“這隻雞我一定會好好做的,保證不浪費你的心意。”
這會兒院子門口全是煤灰,所以將事情辦好的陳書寧也不多待,既然已經給了雞,陳書寧自然不會留下幫著彆人運煤,她這小胳膊小腿的也沒那個力氣不是。
於是又跟王梅香客氣了幾句,收獲了其他知青的幾句感謝後就回了後院。
回到後院的陳書寧先去柴房看了一眼碼放整齊的竹筐,安全感瞬間爆棚,有了這些煤,等過陣子再跟大家一起去撿些柴火,她的這個冬天將又是一個溫暖的冬天。
陳書寧今年買的煤是按照去年的數量買的。
雖然去年沒燒完還剩下了一些,不過這東西多備著點總歸是沒錯的,畢竟這東西是她空間裡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