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遼風雲錄!
到了登州,王進賢首先拜訪了登萊副總兵熊大經。熊大經收到魏朝的信,看了一眼,咪咪小眼道“王神仙,尚未去海防道吧。”
王進賢“還未曾來得及。”
熊大經笑道“那你還不知道吧。”他兩隻眼睛提溜直轉,盯著王進賢,看出王進賢的確不知,便道“你現在已經不是納級千戶了,是實授千戶了。”說完,一雙笑眯眯的小眼睛又盯向王進賢。
王進賢本來對官職大小並不在意,其眼界早在千戶之上,所以並沒有多激動。隻是今後可能需要此人的幫忙,不由謙遜地道“多謝總戎掛心,今後還要多多仰仗大人。”
熊大經見了,一時摸不透王進賢的底細。他早就聽說,這個王進賢不簡單,和宦官關係匪淺,這魏朝的信就是明證。據說和皇上都說的上話,又有神仙之名。他掂量再三,不知道此人到底有多大能量。反正現在此人也沒有什麼需要自己幫忙的,先不怠慢為好。
他突然哈哈大笑,道“王神仙的名號,大名鼎鼎,現在在京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王進賢“豈敢。都是朋友們給麵子。”
熊大經“連今上都對先生你讚不絕口呢!”
“哦?”王進賢眉頭一動。
熊大經知道此語中的,就把皇太孫朱由校向萬曆皇帝表演仙術的事吹噓了一番。熊大經也是道聽途說,王神仙的故事到了民間,王進賢已經和真的神仙沒什麼兩樣了王進賢暗中施法,皇太孫朱由校向聖上祈福,表演仙術,引得天上地下十方神仙都來觀看,王進賢敬上的祈福仙符在宮裡日夜放光。龍心大悅,給了王進賢數不儘的賞賜。
王進賢聽了心中不由苦笑,也暗暗意識到自己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不是這個千戶,而是王神仙的名頭,和傳說中可以通天的背景。知識就是力量啊!
兩個人又海闊天空的聊了一會,熊大經不經意地談到幾個衛指揮使正好都在登州,王進賢聽音會意,立馬打聽他們的住處。熊大經眯眼一笑,說不必了,提出明天他在總兵府後的太平樓設宴,為王進賢接風洗塵。熊大經盛情難卻,王進賢隻好答應了。
王進賢又去拜防了登州知府徐應元1登萊海防廳及登萊分巡道副使王之爚等衙門老爺。媽的,這婆婆也忒多了,每一處都是一筆銀子,王進賢覺得真是大大的浪費。其中,登萊分巡道副使王之爚是沿海諸衛所的頂頭上司,不過他應該沒有幾天乾頭了,如果王進賢沒記錯的話,未來的登萊巡撫陶朗先2應該快要接任了。王進賢的名刺遞上去,他派了個師爺出來接待,果然宣布了對王進賢的晉升,實授王進賢為正千戶,並對王進賢大大的勉勵了一番,還算是給麵子。其他衙門對待王進賢的態度各有不一,有的熱有的冷。也是,除去神仙的光環,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千戶,這州府級(登萊分巡道副使是省級官員)的大衙門,能派個師爺出來就算看得起自己了,事情還給靠自己乾,王進賢對此並不放在心上。
晚上,熊大經在太平樓設宴,為王進賢洗塵。來的都是當地的武官有登萊海防道中軍3許定國4——這個人以後可是大大的有名啊——但是王進賢多少有些不齒其為人,一見果然尖嘴猴腮、兩個眼珠子亂轉,雖然十分帥氣,但是看上去總覺著一肚子壞水,可能是先入為主吧的緣故吧,因為從另一個方麵講也可以稱為精明。還有文登守備府守備5王雲融,大腹便便,風度儒雅,見了誰都很客氣,說話慢條斯理,不像個武官,倒像個儒士。登州衛掌印指揮使金友勝6,王進賢不由多看了幾眼——要知道威名大著的戚繼光也隻是登州衛的世襲指揮僉事啊,這可是掌印的世襲指揮使啊——果然是一個優秀軍人的風範,腰板筆直,虎虎生風,話不多,卻往往一語中的,為人也十分爽朗。威海衛掌印指揮使王應卯7以有事為名,留下了指揮僉事陶繼祖出席,陶繼祖7頭發灰白,已經是個老頭子了,看起來十分憨厚。熊大經大概是覺得王應卯找借口不來,不給他麵子,出言諷刺道“三科武舉8,多災多病,果然是屁股沉的很啊。”陶繼祖嘿嘿一笑就過去了,仿佛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
來的還有王進賢未來的鄰居——成山衛掌印指揮使唐文焞9,畢竟尋山所又叫成山衛後所,就像成山衛的小弟弟,對都司、海防道什麼的行文說事,少不得要拉上此人,千戶所的分量畢竟太輕了。對此人王進賢不得不仔細觀察。唐文焞少言少語,臉色黝黑,虎背熊腰,臉上的皺紋向刀刻一般,顯然是常年受海風的侵襲——這個唐文焞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宴席上,大夥你好我好,聽歌看舞,一醉方休,好不快活。熊大經把王進賢的神通大大吹噓了一番,不得已,王進賢又表演了一番神仙術。現在這種日常表演已經成為經常的事,搞得王進賢隨身都帶著家夥事,而且王進賢還不得不去研究,古代的煉丹原料到底是什麼成分。現在已經搞明白一些,比如膽礬是硫酸銅,綠礬是硫酸鐵,雄黃是二硫化砷,雌黃是三硫化砷,等等。隱約記得以前化學課都學過,就是沒記住。搞穿越,也給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啊!否則,到了古代,一介莽夫、力大無窮的多得是,還缺你一個人嗎?
宴飲散了之後,大家互道珍重,各自返程。周道明牽過馬匹,這小子作為王神仙唯一的親兵,雖然沒著軍裝,但是一身短打扮卻並不便宜,顯得十分精神,畢竟每月30兩銀子不是小數目。由此也可以看出明末貧富差距之大。明末京城一個苦力一天的工錢隻有24、5文,京外的勞動力更加便宜,據《沈氏農書》記載長工的工錢是每人每年才3兩銀子,南京一個中產小康之家全部資產不過176兩,而達官貴人行賄送禮動輒成百上千兩的銀子,最高級彆的官員一次收受上萬兩的銀子也不稀奇,要知道國家一年的稅銀也不過400萬兩啊。
周道明喝得臉變成了醬紫色,他似乎也很享受這樣的活動,雖然頭腦還清醒,但是腿腳已經不那麼靈便了。王進賢罵了一句“以後xx少喝點。”周道明嘿嘿笑了一下,不再做聲。
王進賢抬眼掃了一下,許定國等人都是馬飾精美,親兵數人也都十分矯健。隻有唐文焞,顯得比較寒酸,基本沒有馬飾,唯一的親兵也就著了一身粗布衣服。陶繼祖則乾脆沒帶親兵。
王進賢已經和唐文焞說好,明天一同回成山衛,陶繼祖也隻有明天動身,因此隻能投宿館驛。除此外,其他人都回自己在登州的府邸去了。
1徐應元——明萬曆年四十六年前後任登州知府。在任期間,曾利用府署內原群吏廨廢地改建“雅齋”(書房)、“適適亭”(草亭)及小橋流水;泰昌元年主持重修登州察院。
2陶朗先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1607年)黃士俊榜,二甲二十九名,字元暉,原籍秀水(令浙江嘉興),寓居吳江。授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三十九年執掌蕪湖關稅收,轉屯田司郎中。四十一年調任登州府(今山東蓬萊)知府。後升山東按察副使、登萊巡撫。
3登州營在明朝後期改為團操營,並加以擴編,其中一營為海防道中軍營,一營由登萊副總兵統領
4許定國(?—1646)河南太康人,隸漢軍鑲白旗,明末清初將領。早年在登州曾從軍於袁可立幕下。
5文登營在明朝後期改為文登守備府營
6金友勝?-1632,登州衛世襲指揮使,《山東通誌》有傳。孔有德攻登州,金友勝殉難
7見《威海軍事誌》
8王應卯是三科武舉
9成山衛指揮使,唐彬後人,世襲不詳
王進賢知道再往前,山多水險,本想讓陳繼儒和周履靖在登州多盤桓幾日,等自己在衛所安頓一下再過去。沒想到,這兩個老頭還挺倔,一口回絕。於是,第二天,一行人等出發,向成山衛而去。
明朝時期,整個膠東沒有一個驛站,因此也就沒有官道。各地衛所多在海邊,在膠東起伏的丘陵與彎曲的海岸線之間,很多衛所之間也沒有成形的道路相連。因此,王進賢必須先到文登縣城,再奔赴尋山所。
到了威海衛,王應卯居然還不露麵,陶繼祖告個罪,唐文焞一擺手,道“算了,老朋友了,我知道他的脾氣,你勸勸他以後彆那麼倔。”
兩日下來,唐文焞經過多次試探,對王進賢的性格多少有了了解,二人也已經熟絡了,唐文焞對王進賢以兄弟相稱,王進賢則規規矩矩尊唐文焞為大哥。唐文焞趁著兩人獨處的機會,終於開始攤牌。
唐文焞騎在馬上,道“你王千戶好大的麵子,副總兵大人親自洗塵。要知道這登萊一代,兵馬密布,2、30個千戶所,數百個千戶,再加上客兵,這千戶沒有1000也有500,要是什麼事都由副總兵出麵,他熊大經還不給累死。”
王進賢“唐指揮取笑了,小弟實在是承蒙熊總戎抬愛。”
唐文焞哈哈一笑“我說王千戶,我看你白白嫩嫩的,像個大家的公子,聽說在京城也混得不錯,何苦跑到我們這窮山惡水來。”
王進賢“隻求為國家做事,餘者自隨遇而安。”
唐文焞“為國家做事?兄弟你在耍你老哥嗎?”
王進賢知道他不信,道“大哥。既然大哥抬愛,小弟就鬥膽和唐指揮攀個兄弟。既然是兄弟,大哥有什麼話儘管名言,小弟豈是那不明事理之人。”
唐文焞“兄弟你彆斯文啦,哥哥我是個大老粗,聽不懂那之乎者也。”
王進賢“是小弟我不對,今後儘量少用文詞。不過哥哥怎麼會是大老粗呢。我聽說哥哥也是識文斷字的。我是說,小弟我也是知道天高地厚的,大哥一家在此數百年,根深葉茂,小弟將來還要仰仗大哥的才是。大哥有什麼事隻管明說,隻要小弟能做到,一定萬死不辭。”
唐文焞“好,是個爽快人。這成山衛、尋山所,可以說到了我大明的最東頭了。窮山惡水的,本來也沒什麼人住,也不知道姓朱的和尚腦子哪裡壞了。”王進賢一吐舌頭,沒想到他敢這麼說當朝的太祖爺。“偏偏要在這裡駐軍防倭,這麼個窮地方,地差的要死,道路也不通暢,去趟登州一個來回恨不得一個月,很多地方車都推不過去。倭要來你就叫他來嘛,這麼個破地方,他能搶什麼走?搞得現在,軍比民多,在這個鳥都不拉屎的地方屯田,能種出什麼東西?民諺有雲‘登州如甕天,小民在釜底。粟貴鬥一斤,粟賤喂豚犬。大熟賴糧逃,大荒受餓死。’1熟年有了糧食好逃命,荒年就是個等死。我雖說是掌印指揮使,可是比之內地的千戶都不如。要不是有實職在,誰他媽呆在這個鳥地方。我們成山衛本來該有指揮17人、正副千戶16人、百戶20人,可現在千戶隻剩下2個,百戶隻剩下3個,指揮隻剩下3個,其餘不是住到登州城裡,就是跑的影都找不著。士兵更是跑了一大半,就剩下這麼幾個人,每年還要抽出京操軍200人,邊軍200人,還要駐守各處墩堡,還給種地,總不能讓大家真的都去喝西北風吧。成山衛就兩個千戶所,我這個指揮使比你王千戶也強不到哪去,哪裡來的這多人。這下好了,山東巡撫下令,要成立防汛營,剛好我們俚島那裡有個入海口,居然也算一汛,要我成立防汛營南汛,又要出300人。老弟,我是實在抽不出人手了,反正俚島就在你尋山所北邊,比我們成山衛城還近些,不如麻煩老弟,幫老哥把這幅擔子撐起來吧。”
王進賢暗想原來他想讓我幫這個忙,或許也隻是個試探。總之,我剛來人生地不熟,拒絕不太好吧,似乎應該應承下來。但是轉念一想,正是我人生地不熟,這裡邊有什麼彎彎繞也不清楚,還是先搞清楚再說。於是稽首道“大哥說的事本來自當一力應承,怎奈我剛剛到任,各個方麵多有不了解的地方,還需要到尋山所和弟兄們商議一下。大哥放心,我這不是推脫,此事但有可以出力的,小弟一定出儘全力。”
唐文焞盯著王進賢看了一會“隻怕你回去聽那乾人一吵吵,就不乾了。”
王進賢心想恐怕還真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道“大哥放心,小弟幾日後一定赴成山衛,同大哥詳談此事。”
唐文焞大笑“好,我等著你。”
1陶朗先《登遼原非異域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