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後!
冬天的太陽無論天氣如何睛好,都沒了夏天的火氣,像是一個曆經生活的洗禮,已過不惑的中年人,柔和溫暖才是主調。
午後日影漸漸變淡,北風仿佛也慢慢變大,一陣緊過一陣地吹。天空的雲層也逐漸增厚,陰沉沉的。陽光的退出,讓人感覺天氣更冷了。
鄧老師看著陰沉沉的天空說:“我們下山吧。看樣子可能又有冷空氣補充了,明天的氣溫又要下降了。”
青芸理了理被風吹亂的秀發,雙手插進衣袋說:“聽我媽說‘乾冬濕年’,今年冬至天氣晴朗,可能要過一個濕年了。如果過年下雨,到處濕漉漉的,又不能出去玩,整天窩在家裡,真沒勁。”
文英搓著手說:“我倒覺得下點小雨才有年味。記得有一年大概是臘月廿八,快要過年了。那天下了整整一天的雨,雨很細,像霧一樣,感覺隻是陰天,可是地麵卻濕了。北風卷著雨絲把晾在屋簷下的衣服都潤濕了。”文英向雙手哈氣說:“傍晚,媽和我撐著傘走在被雨絲潤濕的田埂上,遠處的炊煙嫋嫋升起,內心感覺很平和幸福。菜地裡荷蘭豆開著紫紅色的花,在冷雨中更顯得翠綠和嬌豔。荷蘭豆就掩映在這綠葉和紫紅色的花中。”說到這裡,文英一臉的向往:“我和媽就在這些綠葉中揀大的荷蘭豆摘,像捉迷藏一樣,它們都很調皮的躲著我,每摘到一個都像發現寶藏一樣開心。回到家裡,清洗,下鍋,和著腩尾一起炒,不一會就香味四溢。晚飯的時候,一家人圍在桌前有說有笑地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外麵的雨夜更襯出屋內的溫馨。我就喜歡這種有煙火味的幸福,至今偶然路過某一地,聞到炒豬肉的香味,都會想起那天的晚飯,心裡暖暖的。”
鄧老師和青芸邊走邊聽文英沉浸在回憶裡的敘說,仿佛也在那個雨夜裡,一家人其樂融融地享受晚餐的快樂。鄧老師讚歎說:“想不到文英你的家庭情結這麼濃厚,體會這麼深刻。你描述得那麼溫馨美好,讓我們都沉醉了。”
文英哈哈大笑說:“我也隻是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你們可能體會不到一個人在外麵飄泊有多麼想家,想媽媽的味道。廠裡的菜又不好吃,每當我沒胃口的時候,就把它們想像成家裡的飯菜才吃得下。這時候我就特想家,想荷蘭豆炒豬肉的香味。”
“說起外麵的飯菜,我也是滿辛酸的,在湖南大學所有的菜都放辣椒,連青菜都有。辣得我舌頭發麻,味覺遲鈍。這時我也特想家裡的飯菜。我現在是真切體會什麼是‘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了。”青芸接著文英的話說。
鄧老師拉過青芸的手緊緊握住說:“出門在外是這樣的,不過我們還年輕,現在吃的苦是為了一個更好的自己。”停頓了一下後對文英說:“打工一族是值得敬佩的,你們是伴隨著祖國的改革開放一路前行的中國基層建設者。如果說知青下鄉是那個時代的特色,那麼打工一族就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發展的縮影!?你們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後應該把反映打工一族在時代滾滾潮流中發展、奉獻的甜酸苦辣拍成電視連續劇。讓我們記住這些春天的故事中的奉獻者,繼往開來。向奮鬥在打工戰線上的廣大勞動人民致敬。”
鄧老師情真意切的一席話讓文英聽得熱血沸騰,不住點頭說:“嗯嗯,我們都是建設者,我們通過自己勞動付出獲取報酬,我們不偷不搶,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是該自豪才對。”山林中響起了爽朗的笑聲。
前麵的溪澗邊,長著一片密密麻麻,鬱鬱蔥蔥的藤蔓。青芸開心地說:“看,溪邊的金銀花長得多好,密密匝匝的。要是4、5月份就好了,可以采一束回家插在花瓶裡養著。”
鄧老師和文英驚呼:“萬萬不能,因為這根本不是金銀花。這是戊戟武俠小說裡經常提到的斷腸草,含有劇毒。農村叫大茶藥。因為和金銀花長得差不多,經常有人因為誤食而中毒死亡!”
青芸咋舌道:“這麼厲害,那麼怎麼區分它們呢?”
文英笑著說:“要辨彆其實也不難,小時候上山砍柴,媽怕我誤食,教過我。”頓了頓接著說:“這兩種植物的葉子有很大的不同,斷腸草的枝葉比較大,並且葉子呈卵狀長圓形。而金銀花的枝葉非常細,並且其枝條上有白色的茸毛。另外,斷腸草的葉片比金銀花更加有光澤。”
青芸聽完,豎起大拇指說:“你真是生活大百科,以後生活上有什麼不懂的就問你得了。”
文英被青芸這麼一誇反倒不好意思起來,靦腆地說:“我哪裡懂得那麼多,隻是這些剛好是我所知道的而已。你如果經常上山砍柴,見多了自然會懂。”
三人一路有說有笑的向山下走,路旁的芒萁草越來越少,說明離山腳越來越近。村民們平時上山砍柴留下的芒萁頭像一根根尖剌插在泥裡,鞋子踩在上麵發出“啪啪”的折斷聲。文英打趣問青芸敢不敢脫掉鞋踩在芒萁頭上?青芸搖頭說:“彆搞我,才不會自找苦吃呢。”
“赤腳踩芒萁頭確實不好受,以前讀小學的時候整天赤腳滿村跑,腳底的老皮都很厚,踩在上麵都鑽心的痛。”鄧老師帶著回憶的語氣說。
“是啊,上山砍柴是農村小孩的必修課。農村長大的有誰沒去砍過柴的?印象中青芸你就比較少砍柴。以前小學下午3點40分就放學,回家喝一碗粥,拿起柴槍就和同村的小夥伴們上山。傍晚擔柴從你家門前過,經常看到你坐在那裡看書。那時我就超羨慕你。”
青芸笑著說:“我那時也很羨慕你啊,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每次看著你們吹著口哨遠去的背影,我就很向往,而我隻能在窩在家看書。”青芸看向鄧老師接著說:“看來錢鐘書先生真是說得不錯啊,人都是向往自己未知的世界,文英羨慕我,殊不知我也向往她的自由熱鬨。不僅婚姻像圍城,大抵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如圍城。你以後會不會也向往城外的風景呢?”
鄧老師停下來,看著山巒疊嶂的遠方,指著前麵的潺潺流水說:“人生如溪流,蜿蜒曲折流向未知的遠方,沿途的風景花團錦簇都是過眼雲煙。能讓這溪流源遠流長的是眼前的大山。沒有源頭的活水,溪流逃不了乾枯的命運。在我心中,家就是這大山,是我前進的動力,它會像大山一樣堅如磐石。”
青芸會心一笑說:“但願如此,我也定會不負歲月不負君。”
文英站在邊上嘖嘖感歎:“我真不該來,妨礙了你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真是羨慕妒忌恨啊!”
鄧老師和青芸相視一笑,繼續趕路。山路繞著大山迂回曲折,路兩邊鬆樹挺拔,遮陰蔽日;翠竹成林,風吹過竹梢發出“沙沙”的聲音,讓人從聽覺上感知天氣的寒冷。上山的時候急著趕路,沒好好欣賞兩邊的風景,現在下山才發現山色秀麗,層次分明多變,確實是好風景。
三人邊欣賞風景邊趕路,不覺已下到山腳。沿著溪邊走,溪水清澈隱隱有流水聲,兩邊的水草豐茂,好一方水土。
回到文英家已是傍晚時分,德嬸要留青芸在家吃飯,青芸推辭說:“昨晚已經打擾了,今天又爬了一天的山,想早點回家洗澡。下次再來玩。”德嬸見她去意已定,也不勉強:“那你是回家還是回鎮上的店?”
“回店吧,在家一個人太冷清。”
鄧老師見她要回鎮上,以詢問的語氣說:“要不我騎車送你回去吧?”
青芸抬頭看著鄧老師,內心很欣慰,她真想答應他。遲疑了一下,搖搖頭說:“不用,現在天色尚早,我自己騎車就行了。”她是怕讓她媽看到他們兩個在一起又起波瀾。
可是,世界上的事情都是這樣,越擔心會出現的問題,到最後必定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