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所說正是劉演所想。但劉演不願劉秀冒險,“你說得對,掌握糧食才有主動權,但現在形勢不利,你先回避一段時間,現在說糧食也還早。”
“不是現在要準備,是現在販糧可以為我們積累財富。”
“你現在搞那點糧食能積累多少,過了這段時間再說。”
“大哥,你可不能小看這點事,積少成多才能成大事,自古就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他們隻要抓不住我什麼把柄,我就沒有必要自己心虛。”
“好!”劉演哈哈一笑,這正是他心中的劉秀,“如果你能確保安全,就按你想的去做,任何時候不要涉及到人命就都好解決。”
“保證沒問題。”
211
劉秀的販糧好夢沒幾日就碎了,劉秀連人帶糧被一起扣押,以私販糧食下獄。
劉演來看劉秀,安慰劉秀道“現在外麵正亂,你在這裡呆幾天也無妨,我會想辦法,這裡會有人關照你。”
“外麵一直都亂,我也不能一直呆在這裡啊。”
“沒事,最近他們在瘋狂找劉家的把柄,你以為真是販糧的事啊,其實不過就是找個把柄,想給我們劉家點顏色。你就老實呆幾天,過了這個風頭就好了。”
接連幾天,毫無消息。
劉秀請獄卒給劉演傳話。沒有回應。正當劉秀心急之時,等來了劉全。
原來劉演去了長安,劉全怕劉秀著急,特意來看望劉秀。
“大哥什麼時候去的?啥時候回來?”
“我也不知道,現在一點消息也沒有。”
“那我也不能一直在這裡麵啊。”
劉全看劉秀一臉著急,也不知說什麼好,隻是一籌莫展連連歎氣。
“現在外麵有什麼動靜?”劉全的局促不安反讓劉秀漸漸平靜。
劉全這才想起自己來的目的,“對了,劉玄失蹤了。”
“劉玄……失蹤了?”
劉全點點頭。
“他為什麼要逃跑?這不就擺明成了逃犯了嗎?”
“哎,官府天天去查,劉玄害怕,就跑了。”
“他跑了,他家裡人怎麼辦?”
“他哪顧得了那麼多,他爹昨兒已經被抓了。”
“子張叔被抓了?這下隻怕麻煩了,大哥又不在,隻怕事情會越弄越遭。”
劉全看劉秀著急,心也不安,他知道劉秀一向是遇見什麼事都能沉得住氣,隻怕這次情況真的不妙,“對了,大少爺臨走時說沒事,讓你不要擔心。二老爺說,他已經托人了。”又壓低聲音道“劉玄跑了也好,現在都知道是他乾的,這樣彆人就沒事了。”
劉秀苦笑一下。
“二老爺還說,以後不要和劉玄走太近,連自己老爹都不顧的人,想必……”
劉全正說著話,“吱嘎”一聲,就聽一名獄卒遠遠衝著劉秀喊道“劉秀,有人來看你。”
昏暗光影中,隻見鄧晨走過來。劉秀一愣,隻覺鄧晨的笑容格外溫暖。
“二姐夫,你怎麼來了?”
“我本想過兩天再來,你二姐著急,讓我趕緊想辦法。一會兒他們問你劉子張的事,你就說不知道。”
“這我明白,再說我本來也不知道。”劉秀嘿嘿一笑。
“這幫人無事生非,就想敲點東西。我已經給他們說好了,你少說話就行。”
劉秀正要說話,又聽獄卒遠遠叫道“劉秀,出來吧,跟我上堂。”
鄧晨對劉秀一笑,“這些人都是見錢眼開的東西。”
等劉秀走近,獄卒壓低聲音道“一會嚴大將軍要見你。”
“嚴大將軍?怎麼回事?”鄧晨一愣,生怕節外生枝,但看獄卒笑得諂媚,知道應當無事,心中略寬。
“我也不知什麼事,嚴大將軍說要見你,肯定是好事。”
劉秀心想嚴大將軍莫非是當朝名將納言將軍嚴尤?
嚴大將軍果然是納言將軍嚴尤。嚴尤早年是王莽的同窗,精通軍事,善於用兵,為王莽平定了高句麗和匈奴的反叛,是新朝很有名望的將領。嚴尤出任過新朝的大司馬,但後來為王莽的親戚所排斥,失去了權勢,做了京外帶兵的將軍,兼管當地的治安,如今正好在宛城。
嚴尤見劉秀眉清目秀、文質彬彬,溫言問道“你就是劉良家的?”
劉秀見嚴尤雙目炯炯、須發半白,笑聲爽朗有力,卻不知他究竟何意,便點頭不語。
一名官吏在嚴尤耳前輕聲說了幾句。嚴尤哈哈一笑,“長得這麼清秀,怎麼給弄到監獄了?”
周圍的人都跟著大笑。
劉秀臉上一紅,不滿道“我是清清白白,倒是不知怎麼就被弄進了監獄。”
堂上那人道“你私販糧穀,豈是無罪,不過是念你初犯,不予深究。”
劉秀見他說的不過是販賣糧食之事,心中略安,“我隻是拿自己種的糧食換點東西。”
那人在嚴尤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嚴尤一擺手,爽朗道“不用多說,我認識他叔叔,是個正直人,你們看他這樣子,哪裡像壞人?這點事就不要再說了。”
嚴尤又獨對劉秀道“看你容貌端正,不要走錯了路,好好做點事,彆讓你叔叔失望。”
原來劉良當初與嚴尤是同僚,彼此相熟,這次正好巧遇嚴尤到宛城管事,劉良便去找嚴尤。嚴尤雖在朝中失寵,但在地方上很有聲望,這點事自不在話下。
212
劉秀回到舂陵,想方設法解救劉子張,卻被官府斷然拒絕,非要得劉玄不可。不久有人來報劉玄已死,屍體和棺材都送回來了。官府派人驗屍,發現劉玄果然已死,便將劉子張釋放了。
經過這一係列事,劉家與官府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劉演一邊繼續練兵習武,一邊小心洞察天下變化。官府一邊維持著與劉演的表麵友善,一邊暗中監視著劉家的動態。
劉秀的販糧由於涉及到各色人物,還時有糾紛,這讓劉秀一度成為官府關注的重點,劉演思慮再三,決定安排劉秀去長安讀書,暫時避開官府的耳目。劉秀雖然不情願離開,但能去讀書長見識正是自己所願,權衡之下,終於決定前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