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冠百王劉秀傳!
368
劉秀進入桃城,對守城軍民大加讚賞,對各級將士論功行賞。休整數日,劉秀親率大軍前往沛縣,再進駐湖陵(山東魚台縣)。
湖陵與昌慮城(山東滕州東南)相隔兩百餘裡,昌慮城在郯城西北,是扼守董憲地盤的重要門戶。董憲怕昌慮有失,集結了數萬大軍進駐昌慮,又召集五校變民集團數萬人馬駐紮到距離昌慮數十裡的建陽山東棗莊。
蘇茂將洛陽之行的情況彙報給董憲。董憲道“我已猜想到會是這個結果,沒有關係,我已派人聯係了張步,他如果能展開行動,便可大大牽製劉秀的兵力。”
建武五年七月,劉秀率領大軍繼續往東挺進,又給遠在河北的耿弇下詔,令他為主將、陳俊為副將,南下進擊張步集團。劉秀需要耿弇的軍隊牽製住張步,以防自己在進攻董憲時遭到張步的突襲。劉秀計劃在殲滅董憲後對張步形成南北合圍之勢,一舉平定。
劉秀的軍隊一直行進到距離昌慮隻有百裡的蕃縣(山東滕州),然後令大軍駐紮下來。將領們聽說董憲的大軍已經進駐昌慮,群情激奮,紛紛請求繼續挺進,劉秀拒絕。
劉秀對眾將道“我們勞師遠襲,對方必然以為我們會急於求戰,我們軍力雖然強盛,但董憲也有數萬精銳,而且還有五校集團的兵馬支援,我們雖然可以擊敗他們,但不能給他們致命打擊。現在五校變民缺乏糧秣,而董憲並不能為其,隻要假以時日,五校變民一定難以支撐,必然撤退,那時我們一舉便可徹底擊垮董憲之流。”
過了十來日,五校變民的兵馬果然因為糧草缺乏而撤退。劉秀當即率領大軍將整個昌慮城包圍。
董憲率領龐萌、蘇茂、佼強等全部主力堅守昌慮,並不斷來回激勵將士,隻要堅守住城池,便可等來張步的援軍。
劉秀一邊令人猛烈進攻,一邊令人不斷擊鼓。到夜晚時分,又派人在城牆四周燃燒起火焰,製造出晝夜攻城的氣勢,還向城中射入勸降書。昌慮城一時人心惶惶,軍心動搖。
369
董憲的使者拜見張步,把董憲目前的情況講給張步,請求張步出兵。
張步問道“現在昌慮如何?”
“昌慮城糧草豐富,足夠堅守一陣,希望大王出兵,共擊劉秀。”
“劉秀有多少兵馬?”
“具體數目不詳,聽說除了馮異、耿弇和岑彭三個方麵的軍隊,劉秀的主力儘數到了昌慮,這正是殲滅他的好機會。”
張步猶豫不決。
使者又道“大王,我們上次在桃城差點成功,雖然沒能拿下桃城,但重創了劉秀。這次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戰就能決定天下大勢。”
張步果然心動,自從殺了付隆,張步已經與劉秀勢不兩立,“好,容我準備一下兵馬,我們在昌慮相見。”
“大王要準備多久?”
“恐怕需要兩三天吧?”張步心中盤算可以出動多少兵馬。
“兵貴神速,大王最好能早日出發。”使者知道昌慮形勢急迫。
“你不是說昌慮城池堅固嗎?”
“城池固然堅固,但戰場瞬息萬變,大王越早出兵我們越有致勝把握。”
“我會儘快行動,行動之前我必須調整好防線,北邊還有陳俊像鬼一樣整天對我虎視眈眈。”
使者不敢勉強,向張步抱拳告辭,“好,我們會翹首期盼大王!”
使者走後,張步顧慮重重,自己長途奔襲,萬一到了昌慮正好趕上戰場瞬息萬變,再說這邊還有陳俊……張步猶豫不定,接連兩日都不敢確定是否出兵。
思慮萬千,張步終於決定冒險一搏。
張步還沒有出發,蘇茂已千裡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