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醇王去世與戰備會議_家祖左宗棠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家祖左宗棠 > 第35章:醇王去世與戰備會議

第35章:醇王去世與戰備會議(1 / 2)

除了慈禧太後的支持,能讓翁同龢成功的另1個重要因素是醇親王奕譞病重,朝中最大的助力就此消失。

儘管李左兩人在軍械1事上達成共識,但最終依然不能改變什麼。

醇王府

5十3歲的醇親王奕譞1陣猛烈咳嗽,用手帕擦了擦嘴,看也不看手帕上的血跡就塞入袖筒。

“本王老矣,病矣,不知道還能活多長時間……漸甫,你也知道,朝廷裡麵爭鬥的厲害,皇上身體欠佳,內外大事都由太後操持,1直有人嚷嚷水師靡費錢糧,毫無作用。老夫與你不得已內外協調,來回奔波,可操持到今日,終究還是得有個頭。”

“昔日有日本威脅,方有定鎮,有法國威脅方有致靖經來,可如今,朝中多少人目光短淺,以為舉目4望已無強敵,可笑……咳咳咳……”

“醇王您小心。”李鴻章連忙過來幫奕譞撫背。

奕譞看著李鴻章,看著對方花白的頭發,也忍不住重重的歎了1口氣:“唉,你我都老了,左季高也老了,我們都老了,這中興舊臣都走乾淨了……這天下,少未成,老已老,國家的出路又在哪裡呢……”

“國家……會有出路的……”李鴻章在麵對這種問題時,也隻能寬慰道。

這南北洋水師的老底子都是醇親王奕譞1手操辦的,沒有醇親王,南北洋加起來那1千4百萬兩購艦銀子根本無從談起,就連名頭都沒有。

而水師的訓練經費也是奕譞爭取來的結果,沒有開辦銀子,便請旨從各行省上繳的國庫銀子裡麵依例劃撥,並且定為慣例,每年支出。

大清辦海軍的這些年裡,奕譞、奕?、李鴻章、左宗棠,誰沒被騙過?誰沒走過不少彎路?

磕磕絆絆這麼多年下來,奕譞也好,李鴻章也罷,都已經從1個熱血青年,變成了1個奄奄1息的垂死老者,不複當年銳氣。

不過左宗棠到底還是幸運1點,至少還有個孫子能主持海軍大事。

而奕譞也很看好左念微,早早的便從內務府搞來1筆銀子,借著訂購皇家船隻的名頭向江南造船廠送過十幾萬兩銀子,也算是有力的支持了江南造船廠的建設。

若是左念微再年長2十歲,說不定奕譞都準備讓他接海軍衙門的班了。

不過,就算是左念微知道,估計也不會接這個班的,不會把自己的精力耗在官場內鬥上。

奕譞又跟李鴻章聊了許多海軍上的事務,漸漸的便沒了聲響……

1893年5月21日,奕譞壽終正寢,比原時空多活了兩年04個月。

奕譞身死,朝中自然要有所表示,身為光緒皇帝的生父,醇親王,奕譞死後的葬禮規模也非常大。

但十分諷刺的是,這筆葬禮費用雖然來自於戶部,但卻是從海軍衙門裡麵扣出來的。

奕譞頭7還沒過,海軍衙門就被從京師趕到了天津,從此名存實亡,依旨,海軍購艦銀子也徹底被廢除,購艦諸事皆由3洋各自籌宜,戶部每年僅發137兩銀子糊弄糊弄。

奕譞剛剛下葬,北洋水師就出現了海軍費用短缺的情況。

原本,李鴻章還能從郵政和天津洋稅裡麵騰挪補助,但隨著當年7月的大檢修開始,北洋水師的經費就徹底崩潰了,最終隻能供給定遠艦和馭遠艦兩艘戰艦維修,其他戰艦隻能等下1年再說。

當然,也有可能就沒有下1年了。

而這1係列的影響也加劇了南北洋水師與朝廷的分裂,南北洋水師之間的分裂。

1893年9月17日,東南海防司在江寧成立,將總理衙門與海軍衙門的海防、海軍等所有職能全部剝了出來,這意味著東海、南海除伶仃洋等近海)與長江9江以下河段)的全部水上防禦都與海軍衙門無關了。

左宗棠更是直接從兩江和閩浙這6省的賦稅中截流1部分,作為東南海防經費使用,將南洋海軍每年的造艦費用提高到了8十萬兩,海軍學堂建設費用提高到了十2萬5千兩,新開設杭州水師學堂與上海水師學堂。

這毫無疑問是在打朝廷的臉,但隨著左宗棠這1巴掌呼出去,李鴻章的巴掌也緊隨其後,宣布天津、山東、廣東3省的洋稅部分劃歸北洋水師與粵洋水師使用。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可以算是甲午年之前的東南互保了。

南洋北洋聯手可能在中央乾不過紫禁城,但放到地方,能量依然是巨大的。

在李左兩人輪番書信轟炸下,同時,楚軍右翼第3縱前、左兩營與炮艦建威、建勝同時進駐9江,張之洞最終也隻能選擇附和跟上,請求長江江防自辦。

張之洞是清流,清流最怕的是什麼?

是死嗎?

絕對不是,他們怕的是文人的筆杆子,這是他們最喜歡也最害怕的東西。



最新小说: 時空玩家 天命狂醫 帝尊歸來,開局即無敵! 【文豪】我給主角團拚命回血 顧錦瑟席霆 仙凡雙修 當手術變成了打怪 Al世界 我真的係個輔助啦 三國之開局被捆到劉備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