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傲霜!
熊治詳細閱讀‘參悟所得’後,被劍皇華英的論述所震驚!
華英這卷‘參悟所得’相對於‘劍訣密要’的論述來說,可謂是另辟蹊徑。
華英‘參悟所得’中論述的隻有一點,那就是‘散功’。
按華英所說,勁氣貯存於丹田,運用時方才用意念驅使其經由脈絡運行至掌指間,隨後灌注於掌中之劍上激發出狂霸的劍氣,這是傲霜劍訣的本意。
可華英卻認為這並非是最佳選擇。
華英認為第一是丹田有限,其貯存之勁氣也有限,因此貯存於丹田內的勁氣激發出劍氣的持續時間也不能持久。
其二、華英認為勁氣始發於丹田,若遇突發狀況時,經由丹田發出的勁氣,再經由經脈運行而出,這樣驅使其反應速度較慢。
華英認為,丹田僅是本體中極小的一處地方,假若勁氣不貯存與丹田而是貯存與本體內,那本體所貯存之勁氣必定遠勝與丹田內貯存之勁氣。
而且勁氣貯存與本體,平時便自如運行於周身經脈內,一遇突發事件,運行於經脈中之勁氣能夠在瞬間便凝聚而至,這樣運行的勁氣其反應速度也遠勝於從丹田始發之勁氣。
華英以為應將丹田弱化,隻保留其吸納之功用,而把丹田內貯存之融合勁氣化開,讓其散之於周身百骸中自如運行,如此運用必定遠勝於由丹田調動之勁氣。
可華英也寫道但是將丹田內勁氣化於周身經脈中就等同於‘散功’一般,其凶險更甚於勁氣對衝。
因為‘散功’一旦出現偏差,那‘散功’之人就真得會成為廢人了!
華英在‘參悟所得’中特意點明,‘散功’的觀點也僅僅是自己的一種理論,他自己並未在實際中驗證過。
但是對於如何‘散功’,以及‘散功’後又要如何修煉,華英卻都鑽研過,且將自己鑽研所得儘數記載於這卷‘參悟所得’之中。
華英在‘參悟所得’中留下一生遺憾,因為他有生之年裡竟不能找到一位能勘破傲霜劍訣一層精要的弟子。
而為了能找到一個能勘破傲霜劍訣一層精要的弟子,華英還特意廢除了開派祖師熊廉直‘非長不傳’的鐵律。
但是‘不傳女子’的鐵律華英卻不曾廢除。
之所以不廢除‘不傳女子’的鐵律,華英的解釋是這是因為男女本體有陰陽之分,開派祖師所創傲霜劍訣是根據他本體精研而來的。
由於熊廉直本是男子之軀,乃一身純陽之體,所以其精研之功法運行是隻適合男子而不適合女子,因此傲霜劍訣‘不傳女子’的鐵律是不能廢除的。
讀到這裡,熊治卻心有疑慮?
因何呢?
因為熊治清楚的記得自己在幼年時,是將這傲霜劍訣的行功之法告訴過嵐,而且嵐還這麼修煉過,記得嵐修煉後,體質卻有提高啊?所以如今見先祖對不傳女子的注解,熊治卻有幾分糊塗了。
但熊治自己也弄不清,索性便暫放一旁,繼續往下研讀。
華英在心得中說道他在世時就一直在思考傲劍山莊的未來。
華英知道江湖中人覬覦傲霜劍訣的霸道。
因此為了不讓外人過多地注意傲劍山莊,華英在凝練出傲霜劍氣行走江湖時,那把‘玉骨’殘劍他始終不曾使用。
而在彌留之際,華英怕身後子嗣守不住祖業,便封閉了這間地底密室。
華英還將華罡設置在密室大廳裡測試功力的機關給原樣修建在暗道入口,作為封閉暗道的機關。
隨後華英留下暗含寓意的詩文一首,再命人製成了三尊石像立於梅林中,而那把‘玉骨’也被他巧妙地隱藏在三尊石像手執的長劍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