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仁與無為_西有大秦,如日方升_思兔閱讀 

第186章 仁與無為(2 / 2)

而在了解周國的文化之後,他發現禮樂治國的大周比以法治國的大商更加富庶。百姓們雖然被分出了貴賤,但是在周天子的治理之下,士農工商皆安其命,百姓的日子反倒是過得比商國更好一些。

孔儒認為,隻要糅合“禮樂”與“仁義”,必定可以誕生出一種更加適合治理國家的流派與思想。

他耗費心力,最終獲得了一個進入周國守藏室的機會。

望著那浩如煙海的典籍,孔儒第一次暢遊到了知識的海洋。

三個多月的時間,他都在守藏室內度過,沒日以乾糧與清水為食,早已經遺忘了肉輔的味道。

那一天,他如往常一般讀書,卻是突然間聞到了魚鮮的味道。

循著香味尋去,便見一五十歲的老者正用一個小爐在烹飪一鍋魚湯。

三個多月沒有食肉的孔儒唾沫都差點滴落在地上,他急忙收斂心神,主動的拜見了老者。

老者名為李耳,在與他結識之後,便傳授了他“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

而在聽取了李耳的傳道之後,孔儒也沒有藏私,當即與他說起了自己的治國之道,並且還有自己關於融合禮樂,成“一家”之學說的想法。

他本來以為李耳這樣無為的智者會否定自己,卻沒想到李耳非但沒有這麼做,反倒是對他的想法大加讚揚。

孔儒心中歡喜,隨後便向李耳求教周禮。

李耳並沒有拒絕他,也沒有對他有任何的藏私,直接對他傾囊相授。

這讓孔儒心底感動的同時,也在他的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

在學成了周禮之後,孔儒意識到,對自己無用的知識再多,也沒有辦法幫助他完善自己的學問。

他想要創立屬於自己的流派,終歸還是需要走出守藏室。

就在臨行之前,他向李耳提出了一個疑問。

“禮樂治國可乎?”

李耳聞言之後搖頭,聲音平靜的說道“人心難測,禮崩樂壞之時,天下必定分崩離析。故而,禮樂隻四百年而已。”

孔儒身形一顫,想了想之後便又繼續問道“老師無為治國可乎?”

李耳聞言搖頭道“這正是老夫遲疑的地方。”

無為者,無能而為,無能不為。

無所為,無不為,無所不為。

若無為,一切順應天道,又何以有所謂。

若有所為,則失清靜自然,何以無為。

故而李耳枯坐守藏室二十餘年,每日烹小鮮一尾,卻始終不曾入仕。

孔儒有些驚喜,隨即最後問出了自己的想法。

“以仁治國可乎?”

李耳沉默了良久,隨即向著孔儒問道“仁,是約束強者的道理。而能夠約束強者的,隻有更強者。最強者若仁,則天下仁。最強者不仁,則天下不仁。”

伴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孔儒的雙眸驟亮,隨即握緊了自己的拳頭。



最新小说: 穿越配角有個病嬌老婆 天仙陪我玩抖音 大唐:睡猛了,把自己睡到大唐了 加代的傳奇故事 互換身體後,我帶大佬躺贏修仙界 農家福娃有空間 盛少的傻夫人 你一個法師,物攻爆炸什麼鬼 碧藍之海:請叫我酒中仙人 去大明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