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聯軍退兵_西有大秦,如日方升_思兔閱讀 

第799章 聯軍退兵(2 / 2)

為了能夠更快的回到洛邑,也為了能夠拉開與秦國大軍之間的距離,所以聯軍都十分默契的選擇了急行軍。

當天夜裡,各國派出去的探馬從澠池方向回來了。

“啟稟將軍(大王),營外三十裡沒有發現敵軍動向。”

聽到了探馬的回報之後,聯軍諸將紛紛鬆了一口氣。

“如此看來,秦軍此時正在全力救援落水的秦人,倒是顧不上我們了!”

“秦人大多都是關西之人,擅長泅水的人並不多。這一場水攻,至少也能淹死七成秦卒…”

蘇儀麵色平靜的說出了自己的猜想,伍德等人卻都是沉默,並沒有開口附和他的話。

身為軍卒,身強體健的秦人都將淹死七成,而那些同樣不擅長泅水的百姓,又要淹死多少?

最為關鍵的是,這水流湍急,恐怕就算是會泅水,也要淹死無數吧!

兵家並非都是冷酷無情之輩,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懂得兵事之殘酷,所以兵家在對待百姓的時候往往才會常懷仁慈之心。

曆史上的兵家鼻祖孫武,選拔將領也有“智信仁勇嚴”的要求。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武開宗明義就已經點出了戰爭的重要性,明確戰爭是關係到國家的存亡、百姓和戰士生死的大事,是諸侯國無法回避的存亡方式,已經是不能不去研究的事情了。

不研究不明察,隻會讓大家在戰場上重複血腥的肉搏,徒增本可避免的傷亡。

“多算勝,少算不勝,何況於無算乎。”

這是談到“廟算”,也就是戰爭之前的戰鬥策劃。生命是可貴的,戰爭前充分的準備和策劃,既可以讓我方獲勝,又可以減免不必要的傷亡,珍惜生命。

“凡用兵之法……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指出戰爭對經濟的損耗是極大的,為了支持一場戰爭全國百姓要承擔著多大的負擔,“路有餓殍、易子而食”。戰爭確實是殘酷的,但是既然不可避免就隻有儘快地結束它,所以才有

“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正因為戰爭是野蠻殘酷的,所以戰場不是讓我們“瀟灑飄逸”的地方,必須要兵貴神速儘快完結。知道這點的人才是“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才是“仁者”。

戰爭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對方屈服,而不是殺人和破壞。殺人和破壞是戰爭中不得已的“副作用”。

所以孫子提出“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所以戰爭最佳的結果是使敵國完整的向我們投降,而不是通過破壞殺人而使對方屈服。殺人一千自損八百,這對雙方的生靈都是一種塗炭,即使百戰百勝也不值得提倡。能通過外交、謀略獲勝,就不必去驅使將士奮力攻城。真正值得提倡的是通過不流血、不破壞等不交戰的方式就讓對方屈服,這才是戰爭最高明的地方。

這難道不是一個兵者無奈之下最大的一份“仁慈”嗎?

所以,幾乎是套用孫子模板的陳武此時並沒有用水攻戰勝了一支秦軍之後的歡喜,更多的還是因為自己的計策造成了數萬澠池百姓流離失所,乃至於殞命洪水之下的無奈。

陳武是仁德的,而伍德難道就是殘忍的嗎?

他的思想之中,同樣也有對於德行的推崇。

他們用計用謀,不擇一切手段取得勝利,這是對本國的將士負責,這是對自己國家的仁義。

他們並不以殺敵取勝為樂,這也是對敵人的仁義。

蘇儀猜到了他們的心思,所以沒有再繼續糾結於這件事情。

“諸位將軍都辛苦了,今日秦軍沒有追來,我們便好好休整一天,明天再繼續趕往洛邑吧!”

眾人聞言之後點頭,隨後各自離去。

當夜幕降臨之時,趕了一天路的聯軍士卒都疲憊的躺下來休息。

陳武躺在自己的帥帳之中方才躺下不久,耳邊便朦朦朧朧的聽到了喊殺之聲。

“不好了,秦軍殺來了——”

陳武猛的從床榻之上坐了起來,隨後看了一眼四周,並沒有前來報信的士卒,頓時鬆了一口氣。

就在他準備起身之時,耳邊卻是突然間傳來了一陣陣馬蹄之聲。



最新小说: 將傾城 你在哪?你過得好嗎? 地月之火 這個劍仙太正氣 江稚沈律言的小說 亂世宿命思念如風 原神:來自璃月的外來者 陣法祖先尋夫記 親手養大的狼崽總是覬覦他 鐵牛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