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走過的年少晴空!
南方小鎮的氤氳晨露,溫暖著安逸於當下的人。
父母和身邊的人,都有著同一個目標——活著。他們單單是隻為了活著而活著,習慣了淩晨五點出門晚上十點回來的生活,每天亦是如此。
想逃離那裡,因為我覺得,那隻是一個“靠關係”“靠人脈”才能維持生活的城市。那些還在那裡苦苦掙紮的人,或是將要逃離那裡的人,都想趕緊告彆這樣的生活,就像我一樣。
於是想儘辦法讓自己出人頭地,想證明給那些看不起的人看。一開始還有想要改變的勇氣可因為現實的不堪和時間的失去,新鮮感被消逝殆儘,覺得自己根本耗不下去了。
前些日子在手機上將群名改為了“來日可期”,很多人不理解,更多的人,甚至認為有些可笑。對於“來日可期”這個詞,相對來說是美好的。我想讓自己變得來日可期,前程似錦。就像大多數的人一樣,每天過著一樣的生活,呼吸著同一立方的空氣,由新奇變成了習慣。
一個人長大的幾年,一直在擁有,卻又一直在失去。患得患失,發現自己從未出現在彆人的故事裡。最後,明白了“可有可無”這個詞。就像大多數的人一樣,選擇了接受。以為自己是接受了現實,沒想到是自己變得越來越現實。有些人仍對深愛的人抱有期望,有些人仍相信自己前程似錦,有些人離開了另一些人就沒有自己。
就像即興過後,赤誠善良,此生足矣。
繼而就是,希望自己越來越好吧。
前些日子也找到了幾個小時候玩的不錯的同學,得知了他們的現狀
那些認為自己可以考上縣裡很好的學校的,為了早出晚歸的方便,妥協了在普通學校就讀。
那些考得很差的,靠關係取得了好學校的錄取名額。
那些成績一般的,就上了一般的學校。
不過還好,至少他們現在安頓下來了。
習慣了一個人的孤獨,唯一的好處就是不再害怕與寂寞為鄰。
以前,父母讓自己考得很好的成績,沒有做到,隻是一同斥責。
後來父母知道了我有多差勁,就不再強迫我考得多好,因為失落,因為死心,因為習慣。
逐漸長大的幾年,看清了許多的事
不張揚的人不是不敢張揚,而是不想像大多數的人一樣,為了生存,不惜出賣自己的尊嚴;
不愛笑的人不是笑點低,而是不想像大多數的人一樣,為了接受,不惜放棄自己的所有。
一邊得到,一邊失去;一邊不甘,一邊妥協。
人生就是這樣,有失望,也有光亮。
其實我們,都一樣。
十四年後的今天,惶誠惶恐。回憶起從前,心中莫名湧出一陣欣喜而又充滿了傷感。
那時候廷傻的,在彆人眼裡的自己,像個二百五。在朋友的眼裡呢,更像個傻x。那時很容易快樂,一句笑話,不管有多冷,自己都會沒心沒肺的大笑,不像現這樣,都是為了附和他人裝出來的。
多年之後,自己在彆人看來,變了很多很多但自己覺得自己就是自己,什麼叫做“變得不像你了”,在自己看來,不過是評論的人根本不了解自己。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越走越遠,丟了許多的本應該越玩越好的朋肢,卻接受了許多本不可能玩到一起的朋友。正如同《誰的青春不迷茫裡》裡說的:“我很好”是告訴大家你越來越能接受現實,而不是越來越現實。
那些我愛過的人,或是愛過我的人,都離我漸行漸遠了。
還記得剛創qq號時,我會加很多很多的好友和很多很多的群,儘管大家都不認識對方,儘管我們都是彼此眼中的陌生人,但我們然會聊得很歡,以至於每天都能從上午七點聊到第二天的淩晨三點,因此經常挨父母的批。
而現在,許多的群都被我因“太吵”或是“大煩人”的理由退掉,好友們也都不再上線了。既使有人給我主動發消息,或是艾特我,自己也不會去回複,或是直接屏蔽。
從前我和表哥總在一起玩一些在當時認為很有意思的遊戲,甚至玩剪刀石頭布都能玩上一整天而現在他因學業搬到老家,離我家很遠很遠,大概幾個月見上一麵,但即使見了麵,不過是各自掏出自己的手機,刷微博,看視頻、打遊戰,能交流的,也不過隻是遊戲的攻略。玩儘興了,就匆匆分彆了,沒有多說過一句話。
從前,我和朋友經常聚在一起;而現在,不過隻是一個人,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睡上下鋪,習慣了一個人,每逢家中來了客人,哪怕是小時候玩的很好的朋友,隻要見到了他們,都會感到厭煩。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感覺身邊的人都變了,都變成了我最不喜歡的樣子,又或許是因為我變了。
所以說為什麼人們都想回到過去?也許是因為自己認為隻要改變了從前,那麼未來的境遇就沒有現在這麼糟糕了吧?
201967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