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回史前核反應堆_沉寂五千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沉寂五千年 > 第二章第二回史前核反應堆

第二章第二回史前核反應堆(1 / 1)

沉寂五千年!

我是藍藻的後代,這個問題困擾著我。糾纏絞接,思緒如麻。一連幾日,我順著洋流漂遊,腦子一片空白,有的事情還是暫時放下為好。

這日,我來到一個現今叫好望角的地方。岸邊濁浪滔天,怪石嶙峋,一道絕壁橫在麵前,一般人不可能從這裡上岸。我呢順著絕壁輕輕的飄了上去。

這是一個一望無垠的高原,空氣稀薄,陽光明亮。高原上空,無數美麗的發亮的銀白色雲團,飄忽閃爍,隨風飄浮。遠處,乞力馬紮羅山頂火光衝天,四周濃煙滾滾。看來上帝沒來得及造人,隻好自己動手,生火做飯。一路向前,頗為冷清。看不到茂密的森林,也看不到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大草原,更看不到成群的斑馬在奔跑,結隊的獅子在圍獵。古老的非洲大陸還沒有從原始大陸中分離,馬達加斯加島和大陸還沒有分手;那條東非大裂穀還在繈褓中。沒有綠樹,沒有青草,沒有花香,沒有行人。

高原遼闊而靜謐。

不見一星一點的綠色,褐色的大地現得單調。隻有風兒在訴說,期盼喧鬨的世界早日到來。遠處不甚寒!

想起上大學的時候,我是一條地地道道的網蟲。每天除了上課,整天泡在網吧。每日看新聞是我的必修課。

某日,網上說,日前一組考古學者在非洲的東部有了一個重大發現,在埃塞俄比亞出土了一塊人類化石,它是半截下顎骨和四顆牙齒。化石的主人生活在氣候變遷的年代,東非出現了熱帶草原氣候,原始叢林漸漸消失,氣候變得更加乾燥,他們不得不下樹尋找食物,促進了大腦的發育。這塊遠古人類的顎骨距今已有約280萬年的曆史,這是地球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人類,也就是說最早的人類在非洲。

如此說來,我的發現——人類的祖先是藍藻,是不是太前衛了?

從南到北,我飄行到今天的地中海。如今這裡煙波浩渺,水色一天。那時候的地中海,應該叫地中湖,隻有幾百畝水麵。歐亞大陸還是一個板塊。

調頭從摩洛哥出發,沿著西海岸南下。一路上景色迷人。

這天,我來到一個叫奧克羅的小地方,這裡四季如夏,風景秀麗。

位於如今非洲西海岸加蓬共和國境內,瀕臨大西洋赤道附近。

我想放鬆一下,調整自己的心情。便在山穀裡溜達。因為網上傳說這裡曾有過核反應堆,所以,我想一探究竟。

轉過一個山頭,我看到驚人的一幕

方圓幾裡範圍內,散布著16座天然核反應堆。不過和我以前看到核反應堆不同。沒有明亮的機房,半球形的核反應堆,冰涼的鋼鐵之軀,複雜的內部結構。它們的外殼是岩石,反應堆上麵淺顏色的條紋是石英,它是反應堆運轉時地下循環熱水造成的結晶。它們已經運轉了幾萬年。眼下它們還在工作。穩定地輸出功率100千瓦的能量。

這些自持式裂變反應堆,他是由16個區域的500噸鈾礦石組成,運轉時間可達50萬年之久。奧克羅反應堆裂變的進行和停止是有周期的,每30分鐘裂變反應之後就會有兩個半小時的停歇,當鈾原子發生核裂變時,被釋放出的中子運行速度極快。以至於不能被其他原子吸收,因而不能引發其他原子的裂變。但是水能讓中子速度慢下來。正是水的關鍵作用才讓鏈式反應得以持續。然而,反應進行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這會把岩石中的水分蒸乾,沒有了天然緩和劑,反應堆就會停止反應。隻有當岩石冷卻後,水分又重新從地下水哪裡得到補充,核反應才會再次開始。

說它是天然形成的,有點牽強附會。自持裂變反應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鈾礦礦脈大小必須超過誘發裂變的中子在礦石中穿行的平均距離。也就是067米左右。這個條件保證裂變的原子核釋放的中子在逃離礦脈前,就能被其他鈾原子核吸收。

二是,鈾235必須足夠豐富。今天,即使儲量最大、濃度最大的鈾礦,也無法成為一座反應堆。因為,鈾235濃度過低,甚至連1都不到。可是,20億年前這裡的鈾礦形成的時候,鈾235所佔的比例接近3。於核電站使用的,人工提純的濃縮鈾濃度大致相當。

三是,必須存在某種中子慢化劑,減慢鈾原子核裂變時釋放的中子運轉速度。從而使這些中子在誘使鈾原子核分裂時,更加得心應手。最終,礦脈中不能出現硼、鋰等毒素,這些元素會吸收中子。

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隻有人工能做到。所以說,這些核反應堆有可能是史前文明的傑作。太深奧了!我還是跑吧。


最新小说: 心神變 影中先生 穿越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驚!獸世萬人迷竟是純人類 毛茸茸哨兵?那疏導也不是不行 武道燃星 驚天大瓜,我在幕後爆料成神 夫君厭我便改嫁,王爺懷裡不香嗎? 渣了仙門大佬後,我被死纏不放了 盜墓:逃不掉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