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法海!
說實話!當法海在穿越之前,還是叫做張偉的時候。
那一個在另一個世界中,做著程序猿工作的大齡單身狗,其實並未看過《倩女幽魂》的原著《聊齋誌異》。
其中《聶小倩》的這一篇,他也是隻聽人說起過。
但是架不住這貨是一個悶sao的程序猿們,因為平時娛樂手段過於的貧瘠了一些,無聊之下看過了好些版本的《倩女幽魂》電影。
最早的一部,甚至還是上世紀60時年代,邵氏兄弟出品的。
最晚出品的一部,則是11年古天樂和神仙姐姐主演的,他也是同樣的看過了。
但是對他來說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國榮和祖賢演的那一個版本;在他的記憶中,這一個版本看了可是不下於十次。
所以,他本次講述的劇情和內容,全部都是從那一個版本中脫胎而來。
也正是因為法海的內心之中,原本就對於這個版本的故事愛的深沉,所以在他的講述中,也是越發的充滿了感情。
這個故事被法海說得活靈活現,可以說在他說過的數個故事中,《倩女幽魂》這一個絕對是說的最精彩的。
破落的古寺,這麼一個陰森的大背景之下。
窮苦、柔弱、卻是一身正氣的書生,豪氣雲天、武藝高強的俠客,美豔無雙、又身世淒涼的女鬼、恐怖的妖邪之物。
以上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後,這個故事簡直是精彩無比。
而一眾聽著故事的施主們,表現的那也是相當的配合。
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他們臉上不斷變幻著緊張、微笑、傷心等各種不同的表情。
他們表情複雜和情緒投入的程度,甚至比起當初聽《悟空傳》的時候,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想來也是,在這種科舉製度最為盛行年代,落魄書生一向是所有故事中的寵兒。
還有什麼比起落魄的書生,與美豔女子的紅袖添香的故事,更能貼近他們平日間的幻想,讓他們深深的代入其中。
最重要的是,往往悲劇的結尾才是最打動人心的。
法海嘴裡說著的《倩女幽魂》,就滿足了這樣重要的一點。
當法海的嘴裡說到“寧采臣為了擋住屋外射進來的陽光,硬是無法與小倩見上最後的一麵;最終,小倩對著寧采臣說了一句‘永彆了’,就鑽進了骨灰壇中……”
到了這裡,故事也到了尾聲。
頓時,巨大的嚎哭聲在佛殿之中響起。
那是一眾小姐姐們到了此刻,那是再也抑製不住心中巨大的悲痛,為故事中無法在一起的癡情男女的遭遇,開始放聲的大哭起來。
巨大的哭聲中,就連那些員外老爺們,也是一個個的紅了眼睛。
而對於法海來說,每一次說上這種悲劇的狗血故事,何嘗又不是讓自己重新回顧了一番這種悲劇故事。
這一次,內心激蕩不已的小和尚沒有多少的遲疑,嘴裡就大聲的高唱起來
“人生路、美夢似路長,路裡風霜、風霜撲麵乾~”
這一次,法海一口氣將這首同名的主題歌《倩女幽魂》,連續的唱了三次之多這才罷手。
因為在第一遍才是唱到了一半,佛殿中的大哭聲就已經是逐漸的安靜了下來,那些小姐姐們都已經隻是小聲的抽泣著。
確實!這樣的粵語歌,讓她們聽得很是半懂不懂。
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感情和情緒,她們能毫不困難的聽懂了;而僅僅這樣的一點,就完全足夠了。
唱到了第二遍時,法海才是唱出了開頭的一句。
一件讓法海都吃驚不已的事情,就此法發生了。
隻見那位鶯鶯小姐姐,和與她交好的幾位閨中姐妹對視了一眼之後,居然從身後丫鬟背負的行囊之中,取出了古琴、長笛、琵琶等多種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