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凡醫!
送走了幾人之後。
江雲初喝了兩口茶,把桌子上的錢全遞給了白紫薇。
“乾啥啊?大哥。收買我啊?”
白紫薇一撇嘴。
“不是。我的意思是讓你給放著。到時候我花的時候,從你那裡支取。”
江雲初嘿嘿一笑。
“姐是你的私人銀行啊?放在這裡行,但是我是屬於貔貅,隻進不出的。咋滴,考慮好了沒有?”
白紫薇笑嘻嘻的說道。
“考慮好了,給你,給你。”
江雲初把錢揣進到了白紫薇的手裡。
“哎,還沒人一次性給我這麼多現金呢。挺好!瞬間感覺荷包又鼓起來了。開心!哈哈哈!”
白紫薇揣著錢直接上樓了。
白紫薇是財迷。
是愛財但是不花錢。
江雲初有一次去白紫薇家的時候。
白紫薇屋裡有一個像鞋櫃一樣的架子。
裡麵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存錢罐。
隨便拿起一個來,都沉甸甸的,裡麵全是錢。
都塞的滿滿的。
“江雲初,那個,我有個閨蜜的叔叔。他有那種喘,你能不能治啊。”
白紫薇在樓上學習沒學多大一會,就從樓上跑了下來。
來到江雲初身邊碎碎念。
“姐,你給開個藥方,讓人家叔叔吃吃就得了唄。”
江雲初現在鼓勵白紫薇開方。
讓白紫薇鼓起勇氣,對於病人,如果精準辨證,那就大膽開方子,治病。
如果你不自己開方子,總是看,總是學,那臨床實踐和知識還是有很大的區彆的。
一個好的醫生,需要從這個疾病之中,一次一次的磨煉。
就像一個拳擊手,除了訓練,還要打實戰,才能夠做的夠好,技術才能夠得到提升。
我哪裡做好了,哪裡沒做好,這樣一次才能知道。
而不是一直停留在訓練的階段。
“不行。這種病,我認為,就是治療不好的。這個病。”
白紫薇對自己沒了信心:“真的,我覺得以我的知識水平來看,就是沒有辦法治好的。”
“什麼病啊?”
江雲初撓了撓頭,不知道啥病讓白紫薇這麼說:“癌症啊?”
“不是。不是。”
白紫薇趕緊擺了擺手:“呸呸呸——瞎說話!”
“那你說啥病嗎?”
江雲初拍了拍自己的嘴。
“嗯,是屬於慢阻肺,還是說老慢支呢。就是說,一到冬天冷的時候,就開始呼呼喘,然後哢哢咳嗽。一直咳嗽呢。夏天還好一些,現在天氣冷了,就是這樣的!”
聽白紫薇說完,江雲初撓了撓頭:“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有屁就放!”
白紫薇瞅著江雲初。
“病非人身素有之物,能得亦能去,言其不治,未得其術也!”
江雲初說完,白紫薇一咧嘴:“好好好,好一個未得其術。你來一個我看看唄。給俺長長見識啊!”
江雲初撓了撓頭:“我問你一個問題,你確定他是冬天咳喘,然後受寒之後就加重嗎?”
“是,我確定。”
白紫薇重重的點了點頭。
“那好。”
江雲初一咧嘴:“我有一個妙方,我不用看人。你拿去給他吃了,就能好,你信不信?”
白紫薇聽完了之後,神情明顯的就是一愣:“啥意思。不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你不是最煩彆人不望聞問切,不四診合參嗎?咋滴?你要當庸醫了?”
“不是。我跟你打賭呢。你信不信我能讓他好起來?”江雲初說完瞪著大眼珠子笑嗬嗬的說道。
“你說了,我就信。你來一個!我看看!”
白紫薇好奇江雲初到底有什麼秘法。
“你給你閨蜜說,到時候藥給她拿過去。吃好了,得給錢哈!”
江雲初嗬嗬一笑。
白紫薇一噘嘴:“哈哈哈!還用你說,你不是總說,我的錢在鎖骨上穿著嗎!”
“哈哈。是我多慮了!”
江雲初笑了:“那行,我寫方子,你抓藥!”
“行!”
——————
生箭芪12g、生石膏12g、生甘草6g、生山藥9g、白茅根6g
1付
另備蜂蜜15g
——————
(小tis,這是一點點的量,如果需要多做,可以自動翻倍。自己乘以2,乘以3都可以!此方專治肺病所導致的咳嗽咳喘,受風寒就喘嗽,天氣變冷情況就加重!)
白紫薇拿著江雲初給的藥方去抓藥了。
江雲初則是去準備東西去了。
甘草和生山藥需要打粉。
所以江雲初讓白紫薇先把這兩味藥給抓出來,自己先在這邊忙活著給這兩個藥,做成藥粉。
一邊弄藥粉。
江雲初又把另一邊的砂鍋加水也支在了爐灶上麵。
把黃芪、石膏、白茅根三個藥直接放進了砂鍋之中。
此時江雲初先將火開成大火。
沒多大一會,水就開了,黃芪白茅根隨著水花在砂鍋之中不停的沸騰。
大概煎了十幾分鐘之後,江雲初便關了火。
把砂鍋端下來,趁熱將藥汁澄清取出。
最後留了大概兩小碗的藥汁。
然後將砂鍋簡單的衝洗一下,將澄清的藥汁再次放入砂鍋。
等藥汁沸騰起來之後。
趁著沸騰,江雲初將甘草、山藥一同放入砂鍋之中,然後拿著根竹筷子猛猛的一頓攪拌。
攪拌的水花四濺,搞的白紫薇生怕他把兩個砂鍋戳漏了。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火不要開太大。
然後放進去山藥末和甘草末的時候,水就不會沸騰了,然後猛猛的攪拌,攪拌的時候防止這個鍋裡的藥末沉底。
這時候再放入蜂蜜,蜂蜜一放進去之後,繼續攪拌,然後等這個蜂蜜攪拌的時候,感覺似開鍋沸騰,又沒有完全沸騰的時候,這藥就好了。
這一次的量呢,需要分三次服下。
一天三次,飯後服用。
每天堅持,吃一段時間,咳喘就會大為減輕。
如果這麼每天吃,久而久之這個疾病就會自愈。
此藥物可以在沒有犯病之前就開始吃。
一直吃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去除病根,將這個病治好。
此藥藥量輕。
符合治肺病的方法。
藥氣輕輕上浮,利於入肺。
此藥方,出自張錫純先生一書《醫學衷中參西錄》。
名為“黃芪膏”。
將張錫純的先生對於此方義的見解記錄如下,不敢更改一字(我還是大概解釋一下子,恐怕篡改先生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