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凡醫!
黨參茯苓先打粉備用。
這兩個藥材比較難打成粉,因為茯苓比較硬,黨參呢,沒有特彆乾的話,也不太好容易打成細粉。
現在打個中藥的粉,有打粉的機器,省力了許多,但是自己買的打粉的機器,比不了藥廠裡的大型的水冷打粉機。
那種機器,打的粉非常的細。
隻有粉打的細了,做膏吃起來才沒有渣滓。
江雲初先用打粉機把茯苓和黨參粉碎了一下,然後再用藥船碾碎,過一遍非常細的篩子,然後把粗的沒有打粉碎的藥材弄出來,再碾碎。
打粉就是一直重複這個過程,直到所有的藥材都變成細粉,這個工序就完成了。
好在這個時節的天氣非常的乾燥,藥材也跟著非常的乾燥,如果是陰雨天,可能還需要再晾曬一下,放放乾,然後再打粉,那時候可能需要的時間就比較久了。
用了整整小半天的時間,江雲初才把茯苓和黨參打成了細粉。
這還是有電動的機器輔助的情況下。
可想而知,純人工的話,沒有一兩天絕對弄不成。
然後開始過濾蜜。
其實蜂蜜裡麵是有一些雜質的,按道理來說是需要過篩子的,江雲初直接用蜂蜜過了一下篩子,過濾一下,發現雜質沒有很多,就放在了一邊,備用。
最後一步比較麻煩的就是取生地黃的汁。
兩斤蜂蜜。
生地黃4斤生地黃,
600g茯苓,300g黨參。
江雲初稱了4斤衝洗乾淨的生地黃,開始用豆漿機榨汁,江雲初突然想到那個榨甘蔗汁的那個機器,要是有那個機器,估計能夠事半功倍,可惜的是現在沒有那種機器,隻能夠手動榨汁了。
一頓榨汁加過濾藥渣,時間挺長,一直折騰到了晚上。
江雲初看著榨出的生地黃汁,喝了一口之後,從頭發絲苦到後腦勺。
“我草!哎呀……嘔……”
一入口真發苦,後味有一點點的,微微的回甘。
這時候江雲初突然明白了一句話,就是,古人在上麵寫了,甘,他不一定有多甘甜,但是如果寫了苦,那就是特彆苦。
炸的汁水放到一邊,用陶瓷碗裝好,然後開始熬膏。
江雲初老媽還想幫忙,讓江雲初給攆走了。
“媽,我們合藥的時候,不能讓女的看見,不然藥不靈了。”
一句話,讓媽媽再愛我一次!
挨了兩句罵加一個大巴掌,江雲初端著鍋就跑了。
合膏一般用陶瓷的砂鍋。
江雲初家裡有。
生地黃的汁一定得過濾乾淨,江雲初用的是大塊的紗布過濾了幾次,然後加進蜂蜜裡,開始開火熬製。
(如果沒有生地黃,可以直接用買的乾地黃,就是生地黃晾乾了,用大火熬製地黃汁,然後把藥渣去掉,留下湯汁再煮沸收汁就可以。)
先大火冒泡,再小火翻泡,為的就是讓蜂蜜還有地黃汁裡麵的水分蒸發乾淨,留下比較粘稠的物質。
如果是鮮榨的地黃汁,那就不需要這麼長時間,因為鮮榨的地黃汁裡沒有那麼多水,汁液相對來說也比較粘稠。
如果是用乾地黃煮的藥汁的話,因為加的水比較多了,直接加進蜂蜜裡,可能需要比較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