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哥哥,那我們走吧。”
“李老板,給,10文錢。”
宋進從懷中掏出10文錢遞給李麻子。
“好嘞,二位客官您慢走,下回再來。”
“謝家妹妹,這剩下的錢,我且拿著,回家再給你。”宋進看著謝春兒說道。
“好說好說,宋家哥哥彆忙,全裝我身上要是丟了咋辦,再說那麼重,我才不願意拿。”
謝春兒笑著回到。
“好啦,我們快去買材料,買完材料我們就回吧。”謝春兒繼續道。
“恩,好的。”
申時,翠屏鎮牌樓。
一個高個穿著青色布衣,頭戴方巾的少年,一隻手裡抱著一推東西,一隻手還扶著肩膀上的一袋東西。
一個矮個的少女用兩個籃子也提了好些東西,不過比少年帶的東西少多了。
牌樓前的人紛紛側目,且看他們兩人的衣著也不像能買這麼多東西的人,竟買了這麼多東西。兩人不由自主的就把旁人的視線吸引了過來。
看到二人走到一個三十許漢子駕的牛車跟前,才將目光收了回來。
趙楊看到走過來的二人,竟拿著這麼些個東西,也是一驚,這宋謝兩家竟不聲不響的發財了麼,著實讓人驚訝。
“大郎,謝丫頭,你二人這是”
趙楊,一臉好奇的問道,邊說著話,邊幫著二人將東西搬到車上放好。
“趙楊叔,做了點小吃賣了,生意還不錯。”謝春兒一臉輕鬆的說道。
畢竟早上來的時候人都見了,聞著籃子的東西就像是吃的,現在承認了也好,畢竟村裡人終究早晚會知道的。
至於賣的是什麼,她先不說了,買個關子。
趙楊看到謝春兒的樣子,剛想問出口的話,就止住了,這年頭誰還沒個秘密。
“趙楊叔,回村裡,還有事請您家幫忙,咱們回村再說。”謝春兒又道。
“哎,知道了,那咱們回村再說。”趙楊聽到這丫頭如此說,心裡犯癢癢,可看到謝春兒的樣子明顯不想多說。
待劉寡婦她們走到車前,才明白何故,便也不提剛才的話頭。
謝春兒需要的藤盒本可以直接在鎮上買的,但畢竟在杏花村,趙村長可是個粗大腿,他們寡孫三個被人欺負了也好找村裡人幫忙。
和村長家走的近,不看僧麵看佛麵,也就不會有太多的惹事精無緣無故的找上門來。
且再說,方家雜貨鋪雖說是趙家女婿家開的,可畢竟姓方。他們的藤盒放雜貨鋪三文一個,他們才得一文半,中間畢竟轉了手。
她三文一隻從趙家拿貨,雖說給的多,自己虧了,但總歸是有好處的。總不能三文從方家買,相反不幫同村的趙家,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相反,從趙家拿貨,她能得到的好處才更大。
路上。
馬碎嘴張口說道
“我今天在鎮上看彆人拿著一種新興的小吃,聽說是從南邊那邊傳過來的。”
“看到彆人拿的,綠瑩瑩的,粽葉襯著,賣相還不錯。”
“對對,我也看到了,我當時還想給自家娃買一個回去嘗嘗,可聽說一個要二三文錢,貴的都快趕上一個肉包子了,我就沒去找賣主去。”一旁的婦人聽到這個,忙附和的說道。
劉寡婦聽到了,不屑道
“一個點心能好吃到哪裡去,不過是外表好看而已,還能吹到天上去不成?”
接著看了謝春兒一眼,說道
“就像一些人,表麵看著乖巧伶俐,內裡實則乖張,見了長輩都不興叫一聲,這年頭就沒這個理。”說完還給了宋進一個大白眼。
旁邊馬碎嘴兩人聽到劉寡婦話裡有話,便沒有出聲附和。
謝春兒心道,叫長輩是給有長輩樣的人的,沒長輩樣的,哪涼快哪待著去。
就像前世那些為老不尊的老人一樣,自以為我老我就有理,實則在社會上充當著一批害群之馬。
宋進看到謝春兒到是一臉雲淡風輕的模樣,根本沒有在劉寡婦身上浪費一個眼神。
看她這樣,宋進心中的怒火也消了下去了,是啊,根本沒有必要對不相乾的人浪費表情,何必徒惹自己生氣呢,眼不見心不煩。
劉寡婦在一旁看到無人理睬自己,她便把視線投到謝春兒和宋進腳底下放著的一大堆東西。她可不認為這兩人有財力買這麼多東西。
車上幾人估計隻有趙楊有這財力,她自然不會撞上趙楊的槍口,隻得看個眼熱。
宋春兒與宋進一塊兒把頭轉過去,看著遠山上的夕陽西下,享著微風吹拂,帶來桃花香,帶來杏花香,帶著歸客的渴望,吹往杏花村。
也帶著趙楊高亢的民歌,飄向遠方,給那遠方的神靈聽上一聽。
“天那個大哎,地那個寬哎”
“中間站這個胖娃娃”
“找媽媽喂”
“春風帶來桃花衣”
“冬風帶來白眉毛”
“娃娃嘗遍酸甜苦辣哎”
“還找不到媽媽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