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這木柵欄什麼時候能撤掉啊?”一旁有百姓開口問道。
divcass=”ntentadv”“楊大人吩咐過,要三天之後才能撤掉。這三天時間都有人負責把守,因為瀝青路麵要晾曬三天時間,才能通行。”年輕小工伸手指了指遠處,開口道。“揚大人考慮過大家的出行問題,因此已經采取分路段進行,這幾天時間煩勞大家繞繞路。”
為了防止百姓們出於好奇進來,木柵欄每隔一段路都會立一個牌子,上麵寫的便是三天之內禁止入內的告示。除此之外,還會安排民夫日夜巡邏。
“小哥說的哪裡話,楊大人為咱老百姓免費修路,彆說是三天,就算是三十天也沒有任何問題。這次修路造價不菲吧,我聽說征召的民工,楊大人那邊都是有給工錢的。”一個中年百姓開口問道。
像修路這樣的大工程,朝廷很多時候為了節省開支,都會直接采取征調民夫的方式。按照這種方法征調而來的民夫,相當於服役,這種情況就屬於義務性勞動,大多時候是沒有工錢的,朝廷方麵也就是管飯而已。
而這一次,則是完全不同。
楊憲是以長工或短工模式,雇傭這些民夫、工匠,參與到此次修路當中來。
不僅管飯,最主要的是還有工錢可拿。
這對百姓來說,也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而對楊憲來說,沒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劃算的事情了。
“是啊,也就隻有楊大人這樣真心愛民的好官,才會這麼做了。不提我們這些工人的工錢,我聽魯大人講修路用的工具、材料所花費的錢也是一筆天文數字。”年輕小工回道。
一旁百姓也是跟著連連點頭。
彆的材料或許看不懂,可油布他們是知道的,這玩意兒價格可不便宜。
而現在要用油布完全覆蓋整個路麵,單是想想,他們就覺得嚇人。
“放飯了,坤!”
這時遠處有人喊道。
年輕小工聽到喊聲,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大聲應了一句,然後與木柵欄外的百姓們揮手告彆後,朝著遠處快速跑去。
每天吃飯的時候,是劉坤一天時間中最快樂的時候。
父親死於饑荒,母親拉扯著他們幾兄妹長大。
他是家裡的長兄,後麵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如今還未到秋收的時候,雖然家裡領了揚州府衙發放的當做口糧的一般稻種。
可數量終歸有限。
平日裡大多以吃粥為主,畢竟弟弟、妹妹還小,需要花銷的地方很多。
因此這次聽到朝廷招工,正好又不是農忙的時候,他想也沒想立馬就過來了。
他原本隻想著管飽就行,畢竟自己在外麵吃,就能夠給家裡省下一份口糧,沒曾想到還有工錢可拿,這樣一來還能給家裡補貼。
最讓他感到驚喜的是,他們這些修路工人們吃的竟然是實打實的乾飯,而不是以前朝廷習慣性派發的糊弄人的米粥。
不僅如此,衙門那邊甚至還專門請了廚子,給大夥炒菜。
一天甚至還能見到一次葷腥。
這對他們這些常年見不到油水的老百姓來說,可以說是天大的恩惠。
隻是今天到了餐桌前,劉坤忽然看到桌上多出了一個小壇子,不由心生好奇。
而早到的工人們正好也在討論這個事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