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
在此次北征出發前,徐達和朱元璋說過,他所能做到的極限是保全師,而不能保全勝。
朱元璋給他的答複,隻要把李文忠大軍安全帶回來就算全功。
而如今因為楊憲的存在,不僅成功救回了藍玉、耿炳文的先鋒部隊,更是直接重創王保保大軍。
今後至少一兩年內,草原韃子不再敢隨意犯邊。
消息傳回朝廷,立馬震驚朝野。
朱元璋在奉天殿上,一連說了六個好字。
徐達將此役最大的功勞歸給了楊憲,雖然事實本就如此。可在有些人眼中,就不那麼認為了。
接下來,便是封賞一事。
散朝後,朱元璋和朱標爺倆開始商量該給楊憲怎麼樣的賞賜好。
“老大,你說說這回該給楊憲封個什麼爵位好。”朱元璋開口笑道。
問的是什麼爵位,也就是朱元璋一開始就打算給楊憲封爵。
“根據徐叔叔的奏報,這次北伐楊卿居首功,不僅提前預料到了王保保會突襲北平城,更是在守城過程中使用他發明的新型火藥重創王保保主力大軍萬餘。而咱們北平守軍則是幾乎沒有任何傷亡。”
朱標抬頭看了朱元璋一眼,試探道:“兒臣覺得要不封個伯爵,畢竟楊卿的恩師,劉中丞也是伯爵。”
大明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
伯爵正好處於中間地位,朱標提到的劉伯溫當初被封的就是誠意伯。
可以說朱標的提議合情合理。
朱元璋沉吟了一會兒,直接拿起筆,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侯”字。
“父皇,你要封楊卿侯爵?”朱標驚訝道。
朱標本人對於楊憲自然是無限看好的,彆說是侯爵,他認為以楊憲對這個國家的貢獻就算是封個公也是當得起的。
可他驚訝的是他父親朱元璋會這麼做。
在中國曆史上,有兩位農民起義成功的皇帝,其基本盤靠的是同鄉好友。
一是劉邦,第二個就是朱元璋。
劉邦當了皇帝後,那一幫曾在村頭喝小酒的朋友們,一個個都得到了提拔重用,比如夏侯嬰、周勃、樊噲、蕭何、曹參等。
朱元璋同樣如此,為什麼會有淮西勳貴這個詞,就是因為他的淮西老鄉大多都授了勳、封了賞。
不說其它,開國六公爵當中:李善長、徐達、鄧愈、常茂頂的父親常遇春)、馮勝、李文忠,都是淮西人。
從這一點來說,如果要進入公爵這個池子,不是淮西人,想都不要想。
封侯爵的,非淮西人,基本上也都是跟朱元璋跟的早的。
也就是他還未真正起勢前的班底。
可以這樣說,跟隨朱元璋越早的人,後來受到的封賞就越大,畢竟,是一起扛過槍、一起挨過餓、一起殺過人的老兄弟。既然是老兄弟,那就得照顧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