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朱棣這時也收斂了臉上的笑意,點了點頭,嚴肅道:“回去後,我立馬就將此事稟告給父皇。”
divcass=”ntentadv”此行揚州之行,讓朱棣和徐達二人大開眼界。
由於事關國家大事,他們二人也沒再逗留,直接乘坐軌道列車回京去了。
分彆前,徐達原本好像有什麼話要和楊憲說,可話到嘴邊,又收了回去,讓楊憲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半月後。
全國其餘地區的夏稅,也終於在最後期限前,收繳到位。
京城。
皇宮。
朱元璋看著手中的奏報,龍顏大悅。
“老大,今年不止是推行新政的江南地區,其餘地區的稅賦也比往年要多了五成以上。因此一些官員進言,全國推行新政是否可以暫緩,他們給出的理由有很多。有講國家需要糧食儲備,將賦稅全部折成銀錢不妥的。有講官民有彆,官戶就該給適當優免的。也有講,新政雖好,可老的稅製畢竟承襲上千年沒出過問題,新政或許有隱患還沒被發現,可以緩步推行,但不宜立馬推廣全國。”
“老大,這件事,你怎麼看。”朱元璋從桌上拿起幾份奏折,連同手中的各地稅賦奏報一起遞給了前來的朱標。
朱標伸手接過這些奏本,並未急著去看,臉上揚起笑意,開口道:“父皇,最後那番話聽起來像是韓國公會講的話。”
朱元璋也笑了,開口道:“沒錯,就是他講的。他還說,稅收增加,最大的原因在於清丈田畝,與稅製關係並沒有這麼大。雖然他話裡是稱讚新稅製的,不過我感覺到他同樣不想這麼快推動改革。”
“韓國公或許有他自己的壓力在。”朱標一邊說著,一邊將手中的奏折都看了一遍,然後合上,抬起頭。“至於這些奏本裡提到的問題,楊卿都已經提前想到了。他們沒有提到的問題,楊卿也已經提前想到了。”
“父皇,我親自去過鳳陽府各縣,因此無比確定,新的稅製正是萬民所期盼的東西。老的稅製如果真的沒有問題,之前曆朝曆代,也就不會滅亡了。”
“宜早不宜遲,明年一定要全國推廣。”朱標無比堅定道。
“大哥在說什麼事,宜早不宜遲呢?”這時朱棣從大殿外走了進來,聽到朱標最後半句話,開口笑道。
“回來了?”朱元璋看著朱棣,開口問道。
“拜見父皇。”朱棣這時才行禮道。
“好了,軍器局那邊情況如何?”朱元璋擺了擺手,開口問道。
這麼多孩子裡麵,朱元璋最最喜歡的就是眼前這兩個。
朱標自然無需多言,至於朱棣,則是最像他的人。
“父皇,我接下來說的這件事,同樣宜早不宜遲。”朱棣接著便是將在揚州看到一切,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話裡話外,將洪武步槍,誇得是古往今來的第一大殺器。
當然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父皇,我們大明軍隊必須儘快學習如何使用楊大人研發的洪武步槍,並投入使用。我建議,成立專門的火槍部隊。”朱棣開口道。
由於楊憲的出現,或許要讓大明的神機營提前現世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