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在朱標眼中,楊憲就是實打實的大明國師。
朱元璋將自己兒子臉上的神情看的一清二楚,他忽然開口道:“楊憲,這次北伐由你領軍,隻是和前次不同的是,前次你隻是掛名,這一次天德將不會隨行。也就是說將會是由你一個人完全帶兵打戰,當然老四與你同行。”
這是朱元璋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楊憲自然拒絕不了。
楊憲看了朱棣一眼,很顯然他也和朱標一樣,猜出了朱元璋下一步的動作。
隻有朱棣本人,此刻還懵懂無知。
少年心性,也能理解。
而且這次北伐,要說危險,幾乎沒有。
畢竟楊憲身為三軍統帥,用不著身先士卒,穩坐中軍大帳就行。
身在北平城內的話,同樣可以觸發係統被動。
事實上,以楊憲如今的身體素質,完全用不著那麼小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
北平城外,已經開始陸續出現少批的草原探子。
大戰在即。
大明朝廷也緊張地運作起來,各大部門緊鑼密鼓,配合默契。
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碰老朱的眉頭。
洪武五年,初冬。
京城的列車站上。
這次的列車車廂裡沒有裝滿糧草輜重,而是裝滿了大明的將士。
最前頭的一節車廂打著“大明神候”的旗號。
車廂外,楊憲身披亮銀寶甲,看起來威風凜凜,朱棣站在身旁,同樣英姿勃發。
而站在他們麵前的是大明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身後則是帶著文武百官。
皇帝帶著百官相送,這是何等的殊榮。
“陛下,臣這就要出發了。”楊憲開口道。
“楊憲啊,這場仗就交給你了。”朱元璋拉著楊憲的手,笑著說道。“回來後,咱親自給你慶功!”
“老四,你跟在楊神侯身旁,好好學,以後咱還指望著你領兵呢。”朱元璋開口道。
這一句話,等於是已經將皇子分封的事情攤開來說了。
“臣一定不負皇上所托!”
“兒臣一定不負父王所托!”
行完禮後,楊憲和朱棣二人,便是轉身鑽進頭節車廂內。
車廂大門緩緩關上。
“殿下,路途還遠,好好休息。”
楊憲說著,將身上寶甲一脫,坐在臥榻上,蓋上一張羊毛毯後,閉上眼睛,開始休息。
從南京一路到北平,這路還長著呢。
隨著馬夫一聲響亮的甩鞭,六匹戰馬縱身長鳴。
偌大的車廂緩緩運轉起來,向著北方一路疾馳而去!
朱元璋帶著文武百官開始回朝。
而朱標一直目送著,疾馳的列車,消失在自己視線中,這才最後一個轉身。
走在最前頭的朱元璋,注意到了這一幕,並未開口。
半月後。
北境的草原上。
大明的軍隊在草原上行走,領隊的正是四皇子朱棣,隨行的則是戰爭經驗豐富的老將顧成。
雖說神機營的火器,確實無往不利。
可畢竟這是朱棣第一次帶兵打仗,要是真出了什麼疏漏,有個萬一,楊憲回去也不和朱元璋、朱標交待。
因此這才安排了顧成隨行。
顧成最早是朱元璋的帳前親兵,後麵也跟過徐達,是一個經驗老到的將領,在北邊駐守也已經多年,對於漠北草原這一帶的地形也很熟悉。
有他在,再加上神機營,那便萬無一失。
“殿下,前頭有情況。”顧成開口道。
“敵人來的正好,我正愁找不到人打呢。”聽到有敵人,朱棣臉上露出了笑容。
朱棣此次來北邊,就是衝著立功來的,再加上少年人,年輕氣盛。
顧成見朱棣如此表情,提醒道:“殿下萬不可掉以輕心,北元人實力還在,尤其是在這大草原上。”
另一邊。
帶領五千部落騎兵的乃兒不花,也得到手下探子來報,說是探查到了前方有明軍出沒。
乃兒不花大喜,要知道前些日子,他們望著北平城新的城牆,隻能是望城興歎。
看著那20多米高的城牆,根本就升不起一絲能夠成功的信心,他不知道王保保當時是如何想的,反正乃兒不花自己是絕望的。
因為看不到一點能夠攻城成功的希望。
他們北元騎兵,在攻城戰這一塊本就不擅長。
再加上如今攻城器械缺失。
因此王保保的部隊雖然集結了很久,可始終沒有發動攻城戰,隻是每日派出大量騎兵在北平城外遊蕩,像今天一樣。
雖然沒能做到攻城略地,可起碼阻斷了草原與大明的羊毛貿易。
兩邊的商人再也無法接觸。
畢竟,錢再好,也沒有自己的小命重要。
北平城這邊,前些日子也一直按兵不動,就依托城牆固守。
他們在等著楊憲和朱棣過來。
乃兒不花每天就是帶著手下騎兵,來回遊蕩,心中早就憋悶不已。
此時聽到前頭有明軍出沒,乃兒不花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媽個巴子,終於有戰可以打了。
在他看來,前頭這群明軍部隊,簡直是昏了腦子了,好好守城不收,竟然要跑出來。
難道是要和他們打野外突襲戰?
乃兒不花嘴角微微揚起,露出嗜血的微笑。
他堅信,在大草原上,他們的騎兵就是無敵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