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並沒有急著回京。
他先是和楊憲講了日本那邊的最新情況,聊著聊著就將話題引到了人口上。
朱標開口道:“按照徐叔叔所說,日本那邊石見銀山挖礦人員還是遠遠不夠,出雲國人口太少,並不能完全將挖礦效率利用到最大。”
要知道這可是在挖白銀啊!
多一個人挖礦,大明朝廷每天就會多幾十、上百兩的銀子。
而且石見銀山上不僅僅隻有銀礦,其他金屬礦石同樣豐富。
楊憲開口道:“不能直接吸收當地日本百姓嗎?”
朱標輕輕搖了搖頭,開口道:“這個時候吸收大量日本百姓的話,擔心裡頭混入奸細。”
尤其是在明知道對方覬覦大明火器的情況下,這個方法顯然不是最優解。
“而我們大明這邊,雖然這幾年隨著國力恢複,人口也在不斷上升,可時間畢竟還是太短。這個時候找不出這麼多百姓遷移日本。”
朱標說的就是眼下大明的現狀,如果人口真夠的話,就不會隻是占領一個小小的出雲國了,而是直接把整個日本打下來了。
楊憲想了想,開口回道:“倒是還有一個辦法。”
聽到有辦法,朱標立馬精神一振。
不愧是楊卿!
朱標看向楊憲,兩眼放光。
楊憲緩緩開口道:“可以將全國各地監牢裡的犯人送去日本,進行挖礦服勞役。”
“根據犯人們挖的白銀數量,可以對他們的刑期進行適當的減免。刑期結束後,也可以順便讓他們在日本當地落地生根,這樣也能為後期我們全麵征服日本打下基礎。”
大明建國以來,律法嚴苛,這些年被打入監獄的人著實不少,這兩年各地監獄甚至已經開始有人滿為患的跡象,要是繼續按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以後就需要在各地繼續擴建監獄了。
這點朱標心中很清楚,隻是苦於不知如何解決。
畢竟任何朝代,大肆擴建監獄都不是什麼光采的事情。
楊憲此舉等於是一舉多得,還能順便解決牢房爆滿的問題。
朱標當即開口笑道:“楊卿此計甚好!”
楊憲接著開口道:“這方法唯一的風險點就在於將犯人押運往日本的過程中,是否會發生各種意外。”
“我會讓負責押送的軍官注意的。”朱標開口道。
楊憲和朱標二人又就此事談了很多,力求不出現任何紕漏,甚至為了押運犯人,設計出了專門的押運船。
至此石見銀山的挖礦人手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可大明人口不足的問題卻還在。
如果是以前的大明,如今這個人口已經完全足夠了。
可眼下卻有些跟不上大明前進的步伐了。
朱標看著楊憲,猶豫了片刻,開口道:“老四先前有一事,並沒有和你說。”
“什麼事?”楊憲好奇道。
朱標開口道:“老四自就藩以來,各項政策都推行得很順利,唯有一點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哪一點?”
楊憲腦海裡快速閃過各項政策,朱棣治蒙各項方針就是他製定的,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可楊憲想了一會兒,仍舊想不到是哪項政策出了問題。
朱標開口回道:“是蒙漢通婚。”
當初拿下漠北後,為了讓蒙古人儘快和漢人同化,不會對明朝生出反叛之心,楊憲提出了一個建議。
那就是在一段時間內,禁止蒙古族內部之間的通婚,規定蒙古族的女子必須嫁給漢人,蒙古族的男子則必須成為漢人家庭的上門女婿。
同時私下裡儘量減少蒙古族人之間的接觸,讓他們完全融入漢人的家庭當中。即使有一些蒙古遺民帶有反叛情緒,也無法聯係到自己的同族,計劃自然無法成功。
把整個蒙古族人全部打散,分批分流進入全國各個城市。
同時派出一批漢人進入漠北,進行開荒。
從曆史中我們可以看出,漢族文化的同化能力非常強大。當年強大的北魏就是硬生生被漢族同化消失在曆史當中。而這些長時間學習漢族文化的蒙古人,很快就會徹底融入明朝當中。他們不僅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還會穿上華麗的漢服,還會遵守漢人的禮儀和習俗。
他們的子女也會完全認同自己是漢人,而不是蒙古人。這樣一來,蒙古族的文化和血統就會逐漸淡化和消失,而漢族的文化和血統就會逐漸強化和擴大。
這是楊憲製定的漠北草原計劃最為重要的一環,是絕對不能出問題的。
如今不僅僅隻是蒙古人一方的問題,很多人漢人隻願納蒙女為妾,更不用說招蒙古男人為婿了。
對於大明來說,隻要解決此事,不僅能夠同化蒙古人,還能為增加人口起到關鍵作用。
楊憲沉吟了片刻,開口道:“那就從上層開始,由上層做出表率,然後將此事大肆宣傳,最好男女雙方都能夠在各自族群中起到代表性的作用。”
楊憲說著說著,忽然感覺到一道目光在看著自己。
楊憲抬起頭,然後就對上了朱標熾熱的雙眼。
“太子殿下,不會想選我吧?”楊憲睜大了眼睛,用懷疑的語氣開口道。
朱標眼睛微微眯起,笑道:“楊卿是最好的人選,是你帶兵徹底消滅前元朝廷,對於蒙古百姓來說,你有特殊的意義。”
楊憲:“.”
“這樣說的話,身為藩地親王的蒙王不是更合適嗎?”楊憲聳了聳肩,開口道。“非得犧牲我的色相?”
朱標搖了搖頭,開口道:“正是因為老四是蒙古藩地的親王,他才不合適。”
“這樣反而會讓蒙古百姓們有一種被征服剝削的感覺,不利於他們融入大明。老四日後是肯定要納前元皇族為側妃的,不過不是現在。”
“.好吧,我承認你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太子殿下既然考慮得如此周祥,那麼一定把女方人選也選好了,說吧是哪個公主啊。”楊憲白了朱標一眼,開口道。
朱標笑道:“女方你也認識。”
前元皇室女性,楊憲隻認識一個。
“前元紹敏郡主,王月憫。”
果然是她。
楊憲看著朱標,沒好氣道:“你問過對方的意見了嗎?”
朱標笑道:“不僅邵敏郡主那邊沒有意見,她哥哥王保保也十分讚成這樁婚事。”
“陛下那邊.”
不等楊憲說完,朱標直接開口道:“這件事,最早就是由父皇提出的,如今就隻等楊卿你點頭了。”
楊憲沒有想到這竟然會是朱元璋的主意。
如果換了另一個人,皇帝賜婚,哪裡還需要征詢當事人意見,直接就派一個內侍官宣旨了事,整個大明也就楊憲有這個麵子和地位了。
“楊卿,你如今貴為國公,府裡卻連個女主人也沒有,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一回事?”朱標繼續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