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_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 > 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

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2 / 2)

等到湖廣布政司衙門察覺時,已然來不及了。

一場大規模的洪災隨之爆發。

這匹自西麵而來的快馬上送的正是百裡加急奏報。

奏報剛一送到京師,立馬連夜將奏章送進皇宮。

長江放在後世,可是被稱為黃金水道。

但是在明朝,卻幾乎是完全無法治理的隱患所在。

divcass=”ntentadv”曆朝曆代在江麵上修的那點大壩,但凡能有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都沒有。

每當大的汛期到來。

江麵之上,水流湍急,且雨季漫長,沿岸各地基本就隻能夠聽天由命。

這也怪不了他們。

朱元璋建國之後,也做了一些努力,在長江主流、以及各支流處除了加固已有的大壩外,也修建了一些新的防洪設施。

隻不過期望這些來抵禦洪水,卻是有些強人所難了,以當時的科技水平與生產力,根本就做到。

要知道在近代,長江流域都還先後發生了1860年、1870年兩次特大洪水和1931年、1935年兩次大洪水,四次洪災都十分嚴重。

如今水災既然已經發生了。

那麼朝廷方麵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救災。

金陵城今晚也下起了雨。

在接到湖廣布政使的急報後半個時辰內,徐達、李善長、胡惟庸、以及六部九卿等一眾大臣便匆匆趕往了宮禁之中。

李善長他們趕到時,朱元璋正站在書桌前仔細看著身前的河圖,旁邊就站著太子朱標。

聽到內侍官一聲聲通傳響起。

朱元璋麵無表情,直至所有人都到齊了,他這才抬起頭看著眾大臣,抬了抬手讓內侍官給這些大臣們一人發了一把椅子。

畢竟深更半夜的,這幫人的年紀也都大了。

對於朱元璋連夜通知他們進宮,在座這些大臣有些人心裡滿是疑惑,可像李善長他們幾個隱隱約約能夠猜到一些。

李善長看了一眼殿外的大雨,身為中書省丞相的他對於這一個多月湖廣兩地的雨量失常,自然早就已經注意。

他眼下隻希望,陛下召見他們不會是因為他此時心中所想的這件事。

可世間之事,往往就是這樣。

好的不靈,壞的靈。

“太子,讓諸位大臣先看急奏吧。”朱元璋開口道。

朱標從朱元璋手中接過湖廣急報,交給了李善長.

李善長看後,再傳給下一個,待所有人都將急奏內容看過一遍之後,每個人都是臉色大變。

所有人皆是沉默不語,因為他們都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雖然湖廣的急報隻有寥寥數行字。

可眾人仿佛已經看到了,湖廣兩地流離失所的百姓,被洪水衝垮的房屋,以及屍橫遍野的場景。

朱元璋將眾人的臉色全都看在眼裡,開口道:“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救災,正好中書省和六部都在,你們今晚就留在這,和太子一起抓緊時間弄出一個方案出來,然後立即發往湖廣兩地衙門。”

說完這句話後,朱元璋便是直接走出了大殿,沒有打傘,隻身步入雨中。

好不容易,這些年大明國力蒸蒸日上。

如今差不多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朱元璋正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老天爺突然給了他一個當頭棒喝。

這場雨下的實在不是時候。

打仗打的是什麼,是糧食,是銀子,是後方。

要知道湖廣是除開江南外,朝廷財賦第二重地。

為了安撫人心,對於朝廷來說,眼下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賑災。

賑災需要大量的糧食。

在失去了雜交水稻之後,各地糧倉儲備的稻米,要應付連年的征戰,因此是完全不足以應對賑災。

好在還有土豆在。

隻是當源源不斷的土豆運往湖廣兩地後。

一開始並未出現問題,有了土豆這種救災神器在,災民們終於不用再餓肚子了。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這次湖廣兩地的水災,會像前些年三晉之地的旱災一樣解決時,出現了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況。

先是在一處災民營地中,出現少量百姓在食用土豆後,發生腹痛、腹脹、腹瀉的情況。

緊接著沒過多久,在其他各地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還有口舌發麻,喉嚨發癢以及灼燒感等其他病狀,更嚴重的,出現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這些生病的百姓,無一例外,全都吃了土豆。

當地大夫也就此做出了判斷,這些災民們中毒,就是由土豆引起的。

一時間湖廣兩地災民百姓,人人談土豆色變。

與之前三晉之地的救災情況不同。

最近是連綿的雨季。

由揚州、江南各地的土豆送往湖廣兩地,路途遙遠,再加上下雨天氣,加速了土豆的變質。

原本土豆儲存環境,自然是放在地窖當中最為穩妥。

可湖廣兩地的衙門完全沒有準備,往常的糧食,都是直接堆在糧倉裡,並沒有挖那麼多地窖。

要知道原本湖廣兩地可一直都是稻米豐收的地方,土豆再好,也不可能讓全國百姓每日三餐都吃這個,總要有地方種水稻和小麥。

因此這些年土豆並未在這湖廣兩地推行。

對於土豆的儲存他們是根本沒有準備,也完全沒有經驗。

他們也沒有料到今年會爆發如此大的洪災,導致所有稻田被洪水淹沒,無數災民失去家園,需要朝廷救濟。

雖然朝廷運送來土豆前,就已經有官員通知讓他們挖地窖。

可這種非常時候,人手緊缺,根本就沒有空閒的人。

哪哪都需要人手,誰還有空乾去挖地窖啊。

在湖廣兩地官員看來,存放糧食,放哪裡不是放,沒必要非去搞地窖不可,將剩餘的人手去乾其他救災的事情不好嗎。

雖然也還是挖了一些地窖,畢竟朝廷要求。

可總體數量完全不夠。

那些出問題的土豆,就是這一部分沒有被儲存在地窖當中的。

剛開始的時候,土豆並沒有發芽,自然沒有出現任何一個病例,當時這些土豆,暴露在空氣中的這麼長的時間,途中又遭遇過雨水,加上儲存地點本身也有問題,湖廣兩地,雖然暴雨終於停了,可時不時還有陰雨,空氣潮濕。

正是這種種條件加持下,土豆終於發芽了。

即便這些年,朝廷通過大明日報對全國百姓做過科普,說土豆發芽後有毒不能再吃。

可救災時,都是燒大鍋飯的。

大批量處理食材時,很容易忽略這些細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穿成錦鯉假千金,獵戶夫君夜夜加餐 獸世巫女成團寵,修羅場全員黑化 侯府庶子:最強錦衣衛,隻手遮天! 開局被仙子逆推,覺醒吞噬武魂 留學三年,瘋批少爺跪著求原諒 神朝之上 霧色纏溺 滿朝奸佞:朕的錦衣衛能無限加點 魔法! 香掩雲屏